[实用新型]一种粉末冶金模具等高差补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3388.6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0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峰;马祥;毛增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冶金 模具 高差 补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粉末冶金模具等高差补偿结构,通过对模具的特殊加工以提高粉末冶金类零件的平面度和平行度。
背景技术
目前,粉末冶金模具是制品生产的关键工具,它不仅影响制品成形,而且是保证制品精度的重要手段。
粉末冶金类产品,以阀板为例,一般存在二下冲面与上冲面或下冲面存在平行度要求,高精度阀板为0~0.03mm,普通阀板0.06~0.08mm。目前使用常规的普通阀板类模具进行加工,由于成形过程中,压制动作时,模具冲头各处应力不同导致变形量有差异,排气面小板出现厚薄差,影响小板的平面度和平行度等重要尺寸,从而导致产品不稳定,难以达到高精度阀板的要求。现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模具完成,产品成形后对不合格尺寸采用修改模具面型的方法进行修正,这样就造成产品试制周期长,产品精度低,同时开发成本也较高,而且对于面型复杂的模具修改也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粉末冶金模具等高差补偿结构,以解决产品不同平面间的平行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末冶金模具等高差补偿结构,包括模具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冲头上变形量小的一侧的补偿面正下方开设有一补偿孔。
作为改进,所述补偿孔开设的位置与模具冲头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模具冲头总长度的30%~40%。
作为改进,所述补偿孔设置的位置与模具冲头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模具冲头总长度 的1/3。
再改进,所述补偿孔的孔径d与模具冲头的变形量x的关系为d=x/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模具冲头的变形量小的一侧增设补偿孔,通过补偿孔对模具在压制产品受载荷发生形变的变形量同时进行合理补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不仅提高了阀板排气面的平面度、平行度精度以及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稳定性,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生产高精度阀板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技术保证,并且在设计时能优化模具结构,减少烧结风险,提高产品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选取高精度阀板模具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粉末冶金模具等高差补偿结构,包括模具冲头1,在模具冲头1上变形量小的一侧的补偿面正下方开设有一补偿孔2,模具冲头总长度为L,补偿孔2设置的位置与模具冲头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3L,而补偿孔2的孔径d与模具冲头的变形量x的关系为d=x/0.01×2(mm)。
采用打孔后的模具的受力变形可以看到模具相应平面左右面型不倾斜,与底面平行,产品成型件左右面型高差≤0.01mm。而未打孔的模具的受力变形可以看到左右面型倾斜严重,与底面不平行。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粉末冶金模具等高差补偿结构可以有效提高了阀板排气面的平面度、平行度精度以及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3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荧光笔
- 下一篇:一种切割收集金针菇成品的操作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