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制展开过程的乘员侧安全气囊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82772.4 | 申请日: | 2013-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滋;李在铗;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6 | 分类号: | B60R21/26 |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展开 过程 乘员 安全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汽车碰撞安全系统中的可控制展开过程的乘员侧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乘员侧安全气囊(PAB)大都为上下方向较长、左右方向较窄的形状,并且气囊体积普遍较大,所以当发生器位置固定在气囊整体中心片上的位置时,气囊展开的过程就很难控制,气囊展开时方向不对或先期展开形状不好,往往会出现气囊先整体向乘员的脸部冲过去(如图1所示),然后再向下部展开(如图2所示),最后才充满。这样的展开过程首先会产生气囊擦撞脸部和胸部的情况,其次会发生气囊展开到位时间较慢,乘员与气囊刚接触时,气囊压力较小,当乘员继续向前移动时,发生器所产生的气体的压力还在峰值阶段,这将直接导致乘员的胸部加速度过高、胸位移过大,给乘员造成较大的伤害。这种情况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拉带的方法调整,但会给生产过程控制、气囊成本和胸部伤害值的带来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控制展开过程的乘员侧安全气囊,以达到取得对保护性能有利的展开过程,从而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该可控制展开过程的乘员侧安全气囊,是由气袋总成1、支架总成2、撑圈总成3、气体发生器4组成,所述支架总成2和撑圈总成3连接,气袋总成1安装在支架总成2上,气体发生器4安装在支架总成2上,其特殊之处是:气袋总成1是由气袋主体101、通过缝纫线103缝纫在气袋主体101周边下部的展开过程控制片102构成,所述气囊展开过程控制片102的另一端挂在撑圈总成3上。
本实用新型在气袋主体上增加控制片,通过这个控制片的大小和缝纫线强度来控制气袋展开过程,这种结构很好地解决了气囊展开时方向不对或先期展开形状不好的问题,从而避免了气囊展开过程对乘员的脸部或胸部造成非意愿伤害,提高了气囊展开后对乘员的保护效果。其有益效果是:1、能使气囊按照理想过程展开,保证成员的头部和胸部同时在最佳时刻接触到气囊,从而使气囊能够充分保护乘员;2、会保证气囊先期展开时不会擦撞到乘员的脸部和胸部以避免意外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乘员侧安全气囊展开初始阶段气囊与假人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乘员侧安全气囊展开过程中气囊与假人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是该乘员侧安全气囊展开初始阶段气囊与假人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是该乘员侧安全气囊展开过程中气囊与假人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中:1—气袋总成;2—支架总成;3—撑圈总成;4—发生器;5—螺母;101—气袋主体,102—气袋展开过程控制片;103—缝纫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5所示,该乘员侧安全气囊模块是由气袋总成1、支架总成2、撑圈总成3和气体发生器4组成,所述支架总成2和撑圈总成3通过螺母5连接,气袋总成1安装在支架总成2上,气体发生器4安装在支架总成2上,气袋总成1是由气袋主体101、通过缝纫线103连接在气袋主体101上的气囊展开过程控制片102构成。所述气囊展开过程控制片102的一端通过缝纫线103缝纫在气袋主体103周边的下部,缝纫线103的位置与气袋主体101的边缘距离为L1,缝纫线103的轨迹长度为L2。气囊展开过程控制片102的另一端挂在撑圈总成3上,使气囊展开过程控制片102的两端都得到了固定。
当汽车发生强度足够的碰撞时,如图6所示,图中箭头指示了气囊展开过程和方向。发生器4被点爆并产生大量气体冲入气袋总成1。首先,由于一开始气体先冲满气囊上部,气囊下部压力较小,所以气囊展开过程控制片102上的缝纫线103仍然完好,起到勒紧气囊下部,防止其冲向乘员,并使气体主要先充满气囊上部,使得气囊上部迅速展开到位;然后,随着气体压力的逐渐增大,气体开始向气囊下部移动;最后,气体压力足够大时,缝纫线103逐渐脱开,这样气囊下部会逐渐的完全的展开,如图7所示。通过对边缘距离L1和轨迹长度L2及缝纫线103的针脚数密度(针/100mm)的调整来优化气囊展开参数。其中缝纫线103的轨迹长度L2和缝纫线的针脚数综合控制气囊展开过程中气囊展开过程控制片102的撕裂时间和撕裂强度。所述L1≤500mm,L2≤500mm,缝纫线103的针脚数密度为2针/100mm -100针/100mm,最终达到很好的保护乘员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2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绿化土增效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绿色生物有机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