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板肋平行的砖混结构新增钢筋混凝土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2724.5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辉;刘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智辉;刘成建;鄞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常永平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行 结构 新增 钢筋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特别是一种用在原砖混结构加层加固结构中的梁。
背景技术
随着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的摩登时代已经到来,高层建筑像雨后春笋,随处可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各个城市中心的土地都开始存在稀缺现象。由于历史的发展原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大多为五或六层,砖体或砖混结构,少数是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人居的需求。一般在旧城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方法,不但缩短建筑寿命,还浪费了大量资源,建筑垃圾无处排放会对土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拆迁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采取不拆除旧有建筑进行加层的方法,能够有效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城市,改善居住环境和品位。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加层后建筑结构的安全。
在加层改造技术中存在两个重要的技术难题,一个是新加结构件与原有结构件之间的可靠连接,另外一个是设置加层后,原有结构的强度和抗震性能能否满足要求,其安全性能能否保证。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墙体节点在与板肋平行的原砌体墙处新混凝土(新增钢筋混凝土板墙)与旧混凝土(原预制空心板)之间无直接的连接(仅以穿板连接筋从原预制空心板板端与板肋平行的原砌体墙之间的空隙穿过,来连接上、下层新增钢筋混凝土板墙),或仅靠粘合剂粘结或键槽连接,则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原预制空心板与和板肋平行的原砌体墙脱离,楼盖失去整体性,无法作为一个整体作用的抗侧力水平楼盖结构体系来抵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会导致原预制空心板从与其板肋垂直的原砌体墙上脱落,从而造成结构迅速从局部破坏发展为整体破坏,甚至突然倒塌。这一难题一直未能有效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板肋平行的砖混结构新增钢筋混凝土梁,要解决现有砖混结构加层加固中,原预制空心板楼盖缺乏整体性需要加强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新增的钢筋混凝土梁与原空心板之间可靠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板肋平行的砖混结构新增钢筋混凝土梁,设置在原预制板拼接缝处,其轴线与原预制空心板的板肋轴线平行,其内设置有新增梁箍筋和新增梁纵向钢筋,所述原预制空心板上开设有穿筋孔,所述新增梁箍筋穿过穿筋孔,并通过穿筋孔灌注板肋平行的砖混结构新增钢筋混凝土梁的混凝土。
所述穿筋孔的宽度不大于原预制空心板中的通孔直径,长度为60mm~100mm。
所述原预制空心板顶面在不设置原混凝土叠合层的情况下,设置有新增混凝土叠合层,所述新增混凝土叠合层内设置有双向布置的叠合层钢筋,所述叠合层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分布间距不大于200mm。
所述平行向新增钢筋混凝土梁在梁截面高度不小于700mm的情况下,设置新增梁腰筋,所述新增梁腰筋通过新增梁拉筋拉结。
所述平行向新增钢筋混凝土梁在梁截面宽度不小于350mm的情况下,设置新增附加梁箍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新增的梁与原有楼板的新旧混凝土接触面通过新增的梁箍筋和当梁宽不小于350mm时的新增附加梁箍筋充当剪磨钢筋,依照剪力摩擦原理在新增钢筋混凝土梁及原预制空心板混凝土接触面形成直接、可靠连接的整体作用的抗侧力水平楼盖结构体系,又能使合乎相应抗震等级梁箍筋肢距、间距要求的整体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有效的解决了原预制空心楼板缺乏整体性的抗震改造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可以保证新旧混凝土在地震荷载与重力荷载作用下共同工作,不会发生脱离现象,能有效提高整座大楼的刚性和抗震烈度,可广泛应用于新旧建筑物加固、加层工程中。
新增钢筋混凝土梁有效地减少了垂直板肋方向新增钢筋混凝土梁的跨度,并与垂直板肋方向新增钢筋混凝土梁及原预制空心板组成的井字或十字梁抗侧力水平楼盖结构体系,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侧力能力以及结构的延性。
原细石混凝土或混凝土叠合层或在上述结构不存在的情况下,设置的新增混凝土叠合层,在新形成的井字或十字梁抗侧力水平楼盖结构体系提供的整体抗震性能的基础上,可以为提高结构整体抗震的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推广应用,可克服了传统“大拆大建”方法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相关社会问题的缺点,在确保建筑整体安全性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原砖混结构加层加固结构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智辉;刘成建;鄞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中心,未经黄智辉;刘成建;鄞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27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桩钻芯机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制基坑土方开挖边线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