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提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2707.1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7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斌;庄慧萍;洪斌毅;欧阳跃景;卢盛彦;王慧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清雅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东亮;蔡学俊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提香设备。
背景技术
茶末是茶叶初制和精制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料,大多数茶叶生产者通常将茶末作为废弃物丢弃处理。然而,由于茶末的成分与茶叶相同,茶末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利用价值,例如茶末的香气及其所含的营养成分。进一步回收利用茶末不仅充分利用废弃材料,还可提高产品价值,可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茶末的茶叶提香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提香设备,包括气泵、用于烘烤茶末以产生茶香气体的烘箱和用于盛放茶叶的储茶箱,所述气泵、烘箱和储茶箱都分别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泵出气口与烘箱进气口连通,所述烘箱出气口与储茶箱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出气口与烘箱进气口之间设有用于过滤气体的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储茶箱出气口与另一储茶箱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布置于最后位置的储茶箱出气口与气泵进气口经回流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烘箱内设有多层用于盛放茶末的茶末托盘。
进一步的,所述储茶箱内设有多层用于摊铺盛放茶叶的茶叶托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其充分利用了原本作为废料的茶末,将茶末烘烤后所产生的香气用于给茶叶进一步吸收提香,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前提下,既实现了茶叶香气的有效提升,又提高了茶叶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包括:气泵10、烘箱20、储茶箱30、活性炭40、后级储茶箱50、回流管道60、气泵进气口101、气泵出气口102、烘箱进气口201、烘箱出气口202、茶末托盘203、储茶箱进气口301、储茶箱出气口302、茶叶托盘303、后级储茶箱进气口501、后级储茶箱出气口5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提香设备,如图所示,包括气泵10、用于烘烤茶末以产生茶香气体的烘箱20和用于盛放茶叶的储茶箱30,所述气泵10、烘箱20和储茶箱30都分别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泵出气口102与烘箱进气口201连通,所述烘箱出气口202与储茶箱进气口301连通。因为气泵10将空气直接泵送进烘箱20内,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等污染物被泵送进烘箱20内污染茶末以及茶香气体,在气泵出气口102与烘箱进气口201之间设有用于过滤气体的活性炭40,此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
操作时,在所述烘箱内20设有多层用于盛放茶末的茶末托盘203;在储茶箱30内设有多层用于摊铺盛放茶叶的茶叶托盘303。烘箱20对其内部的茶末进行烘烤,茶末在烘烤的情况下会产生茶香气体,气泵源源不断的对烘箱20进行气体泵送可将茶香气体泵送至储茶箱30内,茶香气体不断在储茶箱内被茶叶吸附,这样则可为储茶箱30内的茶叶进行提香。
为了加大给茶叶提香的生产量,可在储茶箱的后边再增设后一级的储茶箱,则所述储茶箱出气口302与后级储茶箱50的后级储茶箱进气口501连通;这样经烘箱20内产生的茶香气体可依次经过储茶箱30、后级储茶箱50,并在各个储茶箱之间依次流通,充分的利用了茶末,还可减少生产能耗,此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
为了进一步节约生产能耗,还可将布置于最后位置的后级储茶箱的后级储茶箱出气口502与气泵进气口101经回流管道60连通,这样可对茶香气体进行二次利用。此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清雅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清雅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2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