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2579.0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1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劳承云;谢武彬;申鸿海;赵亮;罗汉兵;张帅;侯雪丹;刁文志;卢耀臻;朱露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持续向前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最近几年,不断出现的空气污染事件极大的推动了公众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与了解,空气净化器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为了实现对粉尘的检测,部分空气净化器设置有粉尘传感器,通过粉尘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细微固体颗粒物的量,以提醒用户对空气净化器设定不同运行模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粉尘传感器通常安装在空气净化器的内部封闭空间内,通过空气的流动检测空气中杂质的含量。在空气流动量较小时,粉尘传感器很难接触到空气或检测的空气量较少,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可能导致空气净化器自动净化的误动作或延迟动作,即影响空气净化器的使用。
因此,如何提高粉尘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尘传感器,以提高粉尘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外壳、设置在所述净化器外壳内部的进风通道和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粉尘传感器,其中,所述净化器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孔,所述粉尘传感器上开设有检测孔,且所述检测孔一端与所述进风孔连通,且所述检测孔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器中,所述粉尘传感器通过连接管安装在所述净化器外壳上,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口与所述进风孔相对,另一端口与所述检测孔相对。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器中,所述进风孔为多个,且均与所述连接管的端口相对布置。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器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的连接翅片。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器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粉尘传感器的安装架。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器中,所述安装架包括:
安装在所述进风通道的外壁上的连接板;
与所述连接板相连用于固定所述粉尘传感器的安装板。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器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进风通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器中,所述检测孔通过开设在所述进风通道侧壁上的通风口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器中,所述检测孔与所述进风通道两者通过进风通道的侧壁端部与所述净化器外壳之间的缝隙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外壳、设置在净化器外壳内部的进风通道和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粉尘传感器,其中,该净化器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孔,粉尘传感器上开设有检测孔,且检测孔一端与进风孔连通,另一端与进风通道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在空气净化器工作时,空气净化器的风机转动,进风通道开始进风,因此,进风通道与净化器外壳外侧存在压力差,即进风通道内形成气流负压,由于净化器外壳上的进风孔与粉尘传感器上的检测孔连通,且检测孔与进风通道连通,因此,净化器外壳外侧的空气通过进风孔进入净化器外壳,并经过检测孔进入进风通道。由于负压的存在可提高外界空气流动的速度,同时还可保证外界空气进入粉尘传感器的流量,因此,有效提高了粉尘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防止空气净化器出现自动净化的误动作或延迟动作,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自动化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化器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粉尘传感器,以提高粉尘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外壳1、设置在净化器外壳1内部的进风通道(图中未示出)和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粉尘传感器2,其中,该净化器外壳1上开设有进风孔11,粉尘传感器2上开设有检测孔21,且检测孔21一端与进风孔11连通,另一端与进风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2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配并凿钻钻孔的设备
- 下一篇:具有多个遥测子系统的集成井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