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井井场消防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2554.0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吕玉胜;王勋;彭兵;粟建辉;李天德;王平安;唐明;杨军;任少奇;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 |
主分类号: | A62C3/06 | 分类号: | A62C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谢天府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井场 消防 灭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灭火设备,具体地讲是一种钻井井场消防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油田钻井井场是重点消防位置,目前的井场消防设备主要是配置消防房,消防房内配置灭火器及手推式泡沫灭火器,其消防能力弱,同时设备易损坏、使用不方便,无法控制油气中型火灾,对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为提高井场消防能力,增强突发性火灾的应急措施,急需在钻井井场配备灭火功能更强的消防灭火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钻井井场消防灭火设备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随井场搬迁而移动,同时又能在特殊环境下能正常工作,方便快速的井场专用消防灭火设备。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井井场消防灭火系统,该系统包括清水罐2、泡沫罐3、消防泵及管阀组4、撬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罐2、泡沫罐3、消防泵及管阀组4整合在一个撬装底座1上。
所述撬装底座1与清水罐2为焊接整体件,泡沫罐3与消防泵及管阀组4通过管件与紧固件螺栓连接至撬装底座1与清水罐2上。
所述清水罐2出口通过阀门15、柴油机消防泵13、阀门9至消防水管路;阀门15与柴油机消防泵13之间接有过滤器14,柴油机消防泵13与阀门9之间接有安全阀12,该安全阀12通过泄压回流管线与清水罐2连接,在阀门9的入口端安装有压力表总成11,出口端接有止回阀10;所述泡沫罐3出口通过阀门5与比例混合器6连接,比例混合器6有两个出口,其中一出口与阀门15的出口端直接连接,另一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阀门8与阀门9的入口端连接,另一路通过阀门7连接至消防水管路。
所述清水罐2储量40方,泡沫罐3储液5方。
所述清水罐2与井场水罐相连,最大储量可扩充到140方。
所述配备的消防水管路配备消防接口,连接至井场外钻井营地生活区,实现全井场及营地生活区的消防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提供了钻井井场内控制及扑灭大中型油气火灾的设备。
2、增强井场消防设备的机动性与功能性。
3、增强井场消防安全应急处理措施,提高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速度,极大降低事故发生所产生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撬装底座,2—清水罐,3—泡沫罐,4—消防泵及管阀组,5、7、8、9、15—球阀,6—比例混合器,10—止回阀,11—压力表总成,12—安全阀,13—柴油机消防泵,14—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钻井井场消防灭火系统,包括撬装底座1、清水罐2、泡沫罐3和消防泵及管阀组4;所述清水罐2的储量为普通消防车的6倍。所述泡沫罐3使用时所产生的泡沫,为普通消防车的4倍;所述撬装底座1与清水罐2为焊接整体件,泡沫罐3与消防泵及管阀组4通过管件与紧固件螺栓连接至撬装底座1与消防清水罐2上。
管阀组组合流程图如图2所示,按相关标准及NFPA20执行。其管路连接结构如下:清水罐2出口通过阀门15、柴油机消防泵13、阀门9至消防水管路;阀门15与柴油机消防泵13之间接有过滤器14,柴油机消防泵13与阀门9之间接有安全阀12,该安全阀12通过泄压回流管线与清水罐2连接,在阀门9的入口端安装有压力表总成11,出口端接有止回阀10。
泡沫罐3出口通过阀门5与比例混合器6连接,比例混合器6有两个出口,其中一出口与阀门15的出口端直接连接,另一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阀门8与阀门9的入口端连接,另一路通过阀门7连接至消防水管路。
具体操作步骤分为如下两种方式:
1、清水灭火:5、7、8、9、15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柴油机消防泵,待柴油机预热完成后,打开柴油机消防泵进口阀门15及出口阀门9,即可供水。
2、消防泡沫配置:5、7、8、9、15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柴油机消防泵,待柴油机预热完成后,依次打开15、5、7、8阀门,调整泡沫比例混合器得到设定浓度的泡沫液,供给管路泡沫喷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2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复位液压油缸
- 下一篇:多重装配定位的边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