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户外叠压供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1448.0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荣;邓卓运;尹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晨天自动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E03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2 天津市南开区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供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水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叠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叠压供水设备从供水管网直接吸水,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出压力,将检测值和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在市政自来水管网的原有压力的基础上需要增加的压力值,确定水泵投入台数和变频器输出频率,调整水泵的转速以符合用水曲线实现恒压供水或变压供水。叠压供水设备最大程度利用了市政管网自来水的原水压力,对市政管网不产生负压,封闭式运行,不接触空气,减少了用水的二次污染,是新一代供水领域的节能产品。但是目前的户外叠压供水设备大都结构复杂,生产、维护成本均较高,例如中国专利ZL201020541545.0公开了一种直接叠压型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进水管、进口压力表、倒流防止器、手动蝶阀、电动蝶阀、旁通管路、水泵、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进水管的后端并接有一旁通管路,旁通管路连接出水管,进水管的后端接由进口压力表、倒流防止器、手动蝶阀、电动蝶阀组成的防负压模块再接水泵的前端,水泵的后端接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进口压力表安装在进水管上,倒流防止器、手动蝶阀、电动蝶阀依此串联。这种结构的供水设备不仅结构复杂,制造维护成本高,由于管路复杂,经常出现损坏,产品使用效果也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户外叠压供水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一空腔,空腔内上部设置有一变频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控制柜下方设置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水泵,所述进水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蝶阀A、软连接A、倒流防止器、压力变送器A,所述出水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电接点压力表、气压罐、压力变送器B、软连接B、蝶阀B,所述进水管道、出水管道通过水泵连接。
所述水泵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
所述水泵的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设备采用整体设计,只需要接上进出水管和电源就能使用了,可安装在室外,无需泵房,占地面积小。
2、不产生负压
本设备与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吸水叠压供水而不造成市政管网出现负压。
3、自动化程度高
由于增加水泵的设置,当压力变送器A的数值小于1.5MP时,水泵自动开启,当压力变送器B的数值大于2MP时,水泵自动关闭,自动协调能力强。
4、安装、维护简单快捷
现场只需将设备大件组装起来,连接进、出水管即可,施工周期短,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出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箱体,2-变频控制柜,3-空腔,4-蝶阀A,5-软连接A,6-倒流防止器,7-水泵,8-压力变送器A,9-进水管道,10-电接点压力表,11-出水管道,12-气压罐,13-压力变送器B,14-软连接B,15-蝶阀B。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一空腔3,空腔3内上部设置有一变频控制柜2,变频控制柜2下方设置有进水管道9、出水管道11、水泵7,进水管道9上依次设置有蝶阀A4、软连接A5、倒流防止器6、压力变送器A8,出水管道11上依次设置有电接点压力表10、气压罐12、压力变送器B13、软连接B14、蝶阀B15,进水管道9、出水管道11通过水泵7连接,水泵7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本实施例以2个为例。
由于增加水泵7的设置,当压力变送器A8的数值小于1.5MP时,水泵7自动开启,当压力变送器B13的数值大于2MP时,水泵7自动关闭,自动协调能力强。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晨天自动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晨天自动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1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