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式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1356.2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伯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6 | 分类号: | C25D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夹具 | ||
技术领域
一种模块式夹具,尤指在电镀设备中,用于夹持工件进行通电及移载的夹具,以模块化的方式来进行拆装,以利于拆卸维修的模块式夹具。
背景技术
电镀设备中所使用的夹具,为了可让工件批量进行电镀作业,会于电镀槽上方设置轨道,并让多数个夹具直接于轨道上连续滑移,即可让批量的工件连续电镀,利于电镀作业。
但上述利用轨道供夹具滑移的方式,其夹具之间均采用固定间距,故遇到欲电镀的工件的尺寸不同时,则需更换适用该尺寸的夹具,抑或于一工件上同时设有不同数量的夹具进行夹持,此一方式则造成工件间的间距过小或过大,不利于移载与电镀,且亦需要制造不同尺寸的夹具来因应不同的使用状态,均让夹具制造成本增加;再者,因现有夹具均以固定方式连接于电镀槽上方的轨道,故当夹具进行维修保养时,则需要将整组电镀设备停机,才可进行维修,进而影响生产工时与产能,且此种方式让维修人员须仰视进行维修,增加维修的困难度;又,现有的导电方式为直接由电源导体经整座夹具来引导电镀电流至被镀工件,致使夹具的整体皆为导电状态,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夹具可快速自由拆装,让维修人员便于进行维修作业,有利于维持整体产能。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夹爪直接与导电接点整合为电镀导电路径,其余机构为绝缘状态,让导电与传动机构完成模块化的目的,进而可用以提升整体电镀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夹具包含有用以夹持工件的夹具组,以及用以带动夹具组移动的传动机构,该夹具组具有基部、二侧板与夹爪,二侧板各自由基部二侧弯折向上延伸,二侧板穿设有二相对的第一定位孔,夹爪设置于基部下方,传动机构具有多个第一链接件,二相邻第一链接件之间枢接有第二链接件,相互枢接的第一链接件与第二链接件为位于夹具组的二侧板间,第一链接件与第二链接件穿通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设置有插销,插销二端露出第二定位孔,并定位于二侧板的第一定位孔内。
前述的夹具,该插销为位于传动机构的第一链接件与第二链接件的枢接处。
前述的夹具,该传动机构为链条。
由上述,利用插销同时定位夹具组的第一定位孔与传动机构的第二定位孔,即让夹具组结合于传动机构,若欲让夹具组脱离与传动机构的链接状态,则让插销退出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完成拆卸夹具组,达到模块化的目的以降低制造成本,再者,因夹具组便于拆装,故维修时仅需要将欲维修的夹具组拆下即可,有利于维持产能,并达到维修方便的目的;再者,夹具组的夹爪用以与导电接点整合后呈导电状态,而夹具组的基部为绝缘状态,并整合至传动机构,以让导电与传动机构达到模块化的目的,进而可用以提升整体电镀质量,其中,该夹具组的夹爪由自身的弹力来夹持工件,并让电镀电流经由调整夹爪的夹口开度来对应不同厚度的工件以进行电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夹持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夹具组;11-基部;12-侧板;121-第一定位孔;13-夹爪;2-传动机构;21-第一链接件;22-第二链接件;23-第二定位孔;3-插销;4-工件;5-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夹具包含有多个夹具组1及传动机构2,其中:
每一夹具组1具有基部11、二侧板12与夹爪13,二侧板12各自由每一基部11的二侧弯折向上延伸,每一夹具组1的二侧板12均穿设有二相对的第一定位孔121,而夹爪13则设置于每一夹具组1的基部11下方。
该传动机构2具有多个第一链接件21,二相邻第一链接件21之间枢接有第二链接件22,并于传动机构2的第一链接件21与第二链接件22上间隔穿通有多个第二定位孔23;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2为链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1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