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晶电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0969.4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5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青军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晶电暖器,属于采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暖方式主要有水暖,但是水暖设备前期的安装费用较高,对于一些低收入人群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移动式电采暖设备,然而,这些移动式电采暖设备普遍采用电阻丝作为发热源,存在耗能大、能量转化率低、热效率差、使用费用高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晶电暖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晶电暖器,包括电暖器机体和连接在电暖器机体上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机体包括底座和圆柱形状的碳晶电热体,所述碳晶电热体通过其底部的支撑机构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碳晶电热体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碳晶电热板,所述碳晶电热板外壁上贴附有散热面板,碳晶电热板与散热面板整体呈圆筒状结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散热栅格;所述碳晶电热板与电源线相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智能温控装置,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温控电源开关,以及设在壳体上的显示屏和操作面板,所述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和操作面板均连接温控器;所述智能温控装置的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电源插片,电源插片通过温控电源开关与电源线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将监测的室内温度信号传输给温控器,温控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控制温控电源开关的导通或断开,并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发送到显示屏。
更进一步说,所述散热面板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纵向的凹槽,位于相邻凹槽之间的散热面板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纵向排列的透气孔。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碳晶电热板作为发热体,电能与热能的转换率高达98%以上,而且,碳晶电热板为圆筒状结构,可以双面散热,外侧表面的热量通过散热面板散热,内侧表面的热量把穿行在碳晶电热体内腔中的空气加热,由热空气把热量带出,热效率高;2、散热面板外表面都设有凹槽,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能够对空间起到迅速升温的作用;3、通过智能温控装置自动控制电源的导通或断开,在保持室内恒温的基础上,可大大节省电能;4、具有工艺品的视觉外观效果,可以对室内起到装饰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暖器机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晶电暖器,包括电暖器机体和连接在电暖器机体上的电源线6。所述电暖器机体包括底座1和圆柱形状的碳晶电热体,所述碳晶电热体通过其底部的支撑机构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碳晶电热体包括壳体3和设在壳体3内的碳晶电热板4,所述碳晶电热板4外壁上贴附有散热面板5,碳晶电热板4与散热面板5整体呈圆筒状结构;所述壳体3的顶部设有散热栅格9。
所述碳晶电热板4与电源线6相连接。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碳晶电热板中的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的热能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对外传递,其电能与热能的转换率高达98%以上。碳分子的作用使碳晶电热板的前后两个表面温度都迅速升高。
此外,所述碳晶电热体的内腔与散热栅格9相通,根据“热空气轻、冷空气重”这一热工学原理,冷空气不断从碳晶电热体的内腔的底部补充到碳晶电热体的内腔中被升温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逐渐上升,从散热栅格9排出。如此循环往复,最终空气的上下垂直对流作用带动室内环境温度的提升。
所述电源线6的另一端连接有智能温控装置7,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温控电源开关,以及设在壳体上的显示屏和操作面板,所述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和操作面板均连接温控器。所述智能温控装置7的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电源插片8,电源插片8通过温控电源开关与电源线6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将监测的室内温度信号传输给温控器,温控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控制温控电源开关的导通或断开,并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发送到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青军,未经杨青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0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整瓶盖通道的自动灌装机
- 下一篇:一种升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