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0394.6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段伟;李飞杨;李志祥;凌青海;刘维;连源;雷建林;卢俊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底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底壳。
背景技术
油底壳位于发动机下部,其作用是将曲轴箱密封作为储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现有油底壳多为一个上方开口储油腔结构,机油位于储油腔内。发动机运转通常会造成油底壳的震动,油底壳的震动势必会带动储油腔内机油晃动,造成机油液面不稳,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或行驶路面不够平坦时,机油的晃动会更加明显,情况严重时会造成机油集滤器不能够从油底壳内吸到机油,从而影响发动机曲轴的润滑效果,甚至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因此,需要对现有油底壳进行改进,使其可有效限制油底壳内部机油的晃动,保证发动机曲轴的润滑效果,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底壳,可有效限制油底壳内部机油的晃动,保证发动机曲轴的润滑效果,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包括上方开口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机油晃动和溢出的挡油板。
进一步,所述储油腔上方开口周边设置有数个用于方便油底壳拆装的可拆卸凸台。
进一步,所述储油腔由底壁和与所述底壁周边相连并向上竖起的侧壁围成,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挡油板设置为两个,包括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所述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一一对应设于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并向所述储油腔内部延伸。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相对设置于同一直线位置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分别与相对应的侧壁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一个用于防止发动机密封胶溢出的溢胶槽,所述溢胶槽为倒L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储油腔包括深底部和浅底部,所述深底部与第一侧壁相连,所述浅底部与第四侧壁相连,所述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设置于所述深底部。
进一步,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导流加强肋,所述导流加强肋自第四侧壁内表面上端延伸至所述深底部,所述导流加强肋为并列设置的两条。
进一步,所述底壁外表面横竖交错布置有加强筋Ⅰ。
进一步,所述侧壁外侧表面设置有圆弧曲面结构和加强筋Ⅱ,所述圆弧曲面结构和加强筋Ⅱ对应所述加强筋Ⅰ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储油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机油晃动和溢出的挡油板,可防止汽车行驶过程中油面波动较大,有助于发动机曲轴的充分润滑;此外,储油腔上方开口周边设置有数个用于方便油底壳拆装的可拆卸凸台,方便油底壳与发动机缸体的拆装,便于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油底壳,包括上方开口储油腔1,所述储油腔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机油晃动和溢出的挡油板;挡油板可防止汽车行驶过程中油面波动较大,有助于发动机曲轴的充分润滑。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油腔1上方开口周边设置有数个用于方便油底壳拆装的可拆卸凸台2;方便油底壳与发动机缸体的拆装,便于维修和更换;可拆卸凸台的数目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六个,上方开口四顶点各设置一个,此外在第二侧壁中间位置和第三侧壁中间位置再各设置一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油腔由底壁3和与所述底壁3周边相连并向上竖起的侧壁围成,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4、第二侧壁5、第三侧壁6和第四侧壁7;所述挡油板设置为两个,包括第一挡油板8和第二挡油板9,所述第一挡油板8和第二挡油板9一一对应设于所述第二侧壁5和第三侧壁6并向所述储油腔1内部延伸。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油板8和第二挡油板9相对设置于同一直线位置上;第一挡油板8和第二挡油板9可对机油液面由于发动机运转震荡形成的同一波面进行阻挡,降低同一波面波动强度,可使挡油效果更加明显。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油板8和第二挡油板9分别与相对应的侧壁一体成型;如图所示,第一挡油板8与第二侧壁5一体成型,第二挡油板9与第三侧壁6一体成型;传统油底壳的挡油板的两端与壳体直接焊接在一起,虽然在常态下具有增强油底壳强度的作用,但发动机发生震动时,挡油板与油底壳焊接处容易发生撕裂现象,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利于油底壳的机构稳定性和整机安全性,减小发动机运转时挡油板的震动和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0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