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电缆局放耐压试验装置的油杯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0105.2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4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伟;滕兆丰;汪叶青;倪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6 | 分类号: | G01R3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电缆 耐压 试验装置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测试设备,尤其是一种涉及用于电力电缆局放耐压试验的油杯终端,用于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局放耐压测试过程中所用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电线电缆产品从电压等级考虑涉及面广,从几十伏到几十万伏,因此进行局放耐压试验时视其电压等级高低,也采用不同的试验设备和试验终端,在GB/T3048标准中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试验终端,视其电压等级,也有不同种类的选择,例如名为“高压电缆耐压试验同时进行局部放电测量的试验系统”( CN201120454942.9);对于电压等级6~35kV的电缆,试验终端一般为油杯终端,而传统的油杯终端在电缆的局部放电测试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接触性放电,从而影响电缆本体局部放电测量准确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局放耐压测试过程中,电压施加于每一根导体和金属屏蔽之间,传统的油杯终端在试验时靠顶针触头与电缆导体紧密接触形成电气连接,因顶针面积小,操作起来费时,且长期使用易变形,与导体接触不好(尤其是小截面电缆)就会造成类似电缆头端放电,影响检测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滑闪放电、提高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的电力电缆局放耐压试验装置的油杯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电力电缆局放耐压试验装置的油杯终端,包括油杯座及设于其上的高压接头,油杯座具有平底和环形壁,中部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若干个孔,孔中设置弹簧和可上下滑动的顶针触头,弹簧一端抵靠孔底、另一端抵靠在顶针触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触头为柱状体,顶端伸出孔外,并在伸出端设置平板触头。金属平板触头,可增大电极与导体的接触面积,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滑闪放电。提高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台上套设有扩口的导套。可方便电缆导体与平板触头的对正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台端部设有限位压板;顶针触头为阶梯状,直径较小的一端穿过限位压板。既方便顶针触头的安装,又可为顶针触头的滑动提供限位。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易于制作等特点,尤其是具有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滑闪放电、提高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电力电缆局放耐压试验装置的油杯终端,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其包括油杯座8及设于其上的高压接头6,油杯座8具有平底和环形壁,中部设有凸台9,凸台9上设有若干个孔,孔中设置弹簧5和可上下滑动的顶针触头41,弹簧5一端抵靠孔底、另一端抵靠在顶针触头4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触头41为柱状体,顶端伸出孔外,并在伸出端设置平板触头4。凸台9上套设有扩口的导套7。凸台9端部设有限位压板10;顶针触头41为阶梯状,直径较小的一端穿过限位压板1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电缆外屏1、电缆绝缘2和电缆导体3。
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局放耐压测试过程中,电压施加于每一根导体和金属屏蔽之间,传统的油杯终端在试验时靠顶针触头与电缆导体紧密接触形成电气连接,因顶针面积小,操作起来费时,且长期使用易变形,与导体接触不好(尤其是小截面电缆)就会造成类似电缆头端放电,影响检测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油杯终端加以改进,将原有的顶针触头加工成金属平板触头,可增大电极与导体的接触面积,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滑闪放电。提高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
与现有油杯终端相比,改进后的油杯终端在电力电缆的局放耐压测试过程中操作便捷,顶针下方的弹簧在电缆安装过程中富有手感,让人直观的感觉到电缆导体已与高压电极充分接触,金属平板部分又加大了与导体的接触面积,避免了一盘电缆终端接头的往复操作和干扰放电,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0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行生命探测仪
- 下一篇:一种T接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电流采集与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