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机充电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9918.X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治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0 | 代理人: | 郁士吉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 组合式 手机 充电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机充电连接线,其属于手机配件类。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智能手机在用户中的使用量已占到70%的份额以上,智能手机由于采用大屏,尽管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低功耗处理芯片,但其耗电量仍比传统的手机大很多,在过去,手机充好电后较好的机型甚至可以使用一周不用再充电,而如今,智能手机充好电后,能使用一天都被用户所认可,在这种背景下,手机充电线成为了人们出门必备的随身品,以便在手机没电时能及时给手机补充电力。由于各手机生产厂的采用的标准不一样,不同厂家生产的智能手机采用的充电线接插件均不相同,为此手机充电线一般是一一对应的,即一种规格的充电线对应一种型号的手机,比如苹果手机的手机充电线就只能用于苹果手机而不能用于其它手机,甚至有的手机一个厂家的但不同型号充电线都不能混用,如果用户只有一部手机还好,对于那些有多部手机的用户来说,这就成了问题,其出门时可能得携带多条手机充电线,才能满足自己应用的需要,显得极不方便,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机充电连接线,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机充电连接线,包括一条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设有与第一手机适配的第一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二手机适配的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形成在一插头座上,所述插头座上还形成有一与第一插头适配并与第二插头电连接的第一插座。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约束线,所述约束线一端联接在插头座上,另一端联接在所述充电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用组合式手机充电连接线,通过所述插头座的转接,可以满足采用二种不同类型的充电插头的手机的充电需要,在优选方案下,通过约束线的约束,所述充电线与插头座能始终维系在一起,不会发生充电线或插头座丢失的问题,显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机充电连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充电线;
101为第一插头;
2为插头座;
201为第二插头;
202为第一插座;
3为约束线;
301为环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机充电连接线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机充电连接线,如附图1所示,包括一条充电线1,所述充电线1一端设有与第一手机适配的第一插头101,其要点在于还包括与第二手机适配的第二插头201,所述第二插头201形成在一插头座2上,所述插头座2上还形成有一与第一插头101适配并与第二插头201电连接的第一插座10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显然所述第二插头201为苹果手机充电插头,所述第一插头101为三星手机充电插头,当为三星手机充电时,将第一插头101插入到三星手机的外充插座中即可,当为苹果手机充电时,将第一插头101插入到第一插座102中,再将第二插头201插入到苹果手机的外充插座中即可,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用组合式手机充电连接线显然可以同时满足苹果手机和三星手机的充电需要。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约束线3,所述约束线3一端联接在插头座2上,另一端通过其上的环圈联接在所述充电线1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机充电线,包括一条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设有与第一手机适配的第一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二手机适配的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形成在一插头座上,所述插头座上还形成有一与第一插头适配并与第二插头电连接的第一插座,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采用二种不同类型的充电插头的手机的充电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9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