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晶体硅片制绒的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9577.6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东;顾为;赵枫;赵雅;杨冬琴;徐进;汤云鹤;龚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鋆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77 | 分类号: | 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晶体 硅片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晶体硅片制绒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中制绒作为晶体硅太阳电池制备的第一道工序,制绒外观和绒面好坏直接影响后道工序。常规的制绒设备为链式设备,设备结构为制绒槽——水洗槽——碱洗槽——水洗槽——酸洗槽——水洗槽——烘干,晶体硅片通过滚轮自传带动晶体硅片依次通过上述结构单元从而完成制绒。在制绒时,因传送硅片的滚轮对硅片表面造成的局部受压过大,晶体硅片的表面即制绒面会有明显的两道或四道平行的印记即滚轮印,常规解决滚轮印的方法有清洗槽体和滚轮,此方法只能减少滚轮印产生的频率,不能治本并且需要经常清洗。滚轮印直接影响电池片的外观,使外观降级,即外观不良,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的提升,生产良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晶体硅片制绒的传输装置,提高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晶体硅片制绒的传输装置,包括滚轮,在所述滚轮上套有两个O型套管,所述两个O型套管的宽度为10mm,重量为10g,所述两个O型套管可以在滚轮1上随意进行移动,所述晶体硅片置于滚轮下方,且与两个O型套管贴合,制绒后滚轮印产生的比例由5%减低至0,从而极大的提升了生产良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两个宽度和重量较小的O型套管来降低对于晶体硅片表面的压痕印,同时由于O型套管可以自由移动,通过改变O型套管的位置降低硅片局部所受的压力,从而减少压痕印的产生,提高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
滚轮1
套管2
晶体硅片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晶体硅片制绒的传输装置,包括滚轮1,在所述滚轮1上套有两个O型套管2,所述两个O型套管2的宽度为10mm,重量为10g,所述两个O型套管2可以在滚轮1上随意进行移动,所述晶体硅片3置于滚轮1下方,且与两个O型套管2相贴合。制绒后滚轮印产生的比例由5%减低至0,从而极大的提升了生产良率。
通过本装置解决了晶体硅太阳电池制绒后滚轮印,同时对晶体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有一定的提升,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使用本方法后晶体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较未使用本方法提升比例为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鋆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鋆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9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