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塑料绳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8934.7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16 | 分类号: | A44B11/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7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塑料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高效实现对绳子的开关调节的简易塑料绳扣。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绳扣用在衣物、行李等处,在实际使用时,将绳子固定在行李的开口处、衣物的帽子或腰身处,再在绳子的绳头处穿有绳扣,拉紧绳子然后用绳扣固定,用于扎紧行李开口、帽子或衣物腰身等处。现有的绳扣,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620017547.3提出一种用于固定穿过衣料的绳子接头的绳扣,包括母扣和公扣,所述公扣套在所述母扣中,所述母扣和公扣中设有贯穿的绳线孔,所述母扣和公扣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所述母扣固定在衣料上。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弹性部件可为弹簧等,由于该实用新型的绳扣固定在行李箱包、衣物以及背包类上,绳扣不会晃动,但是该实用新型的结构较复杂,整体性差,加工不便,成本高,且各部件不可同时回收利用,环保性能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合理,成本低,环保且实用的简易塑料绳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塑料绳扣,包括塑料母扣和插设于塑料母扣中的塑料公扣,且所述塑料公扣配设有防脱出装置;所述塑料母扣的内腔的下部呈由上至下逐渐平滑变窄的形状,所述塑料公扣对应所述内腔的下部设有两个弹性张合的支脚。
上述内腔的下部侧壁呈内凹弧形。
上述内腔的横截面呈圆形,上述塑料公扣与所述塑料母扣相匹配。
两上述支脚的外侧设有凸块,上述内腔的侧壁对应两所述凸块设有防脱出卡块。
上述凸块的下侧和/或上述防脱出卡块的上侧形成有顺势斜面。
两上述凸块对称分设于两上述支脚的下部,两上述防脱出卡块分别相对应形成于上述内腔的中部处;上述塑料母扣的穿绳孔形成于所述防脱出卡块的上方,所述内腔的侧壁形成有两个与所述塑料母扣的两个穿绳孔相交替排列,并沿上下方向的滑轨,上述塑料公扣的两侧对应两所述滑轨分别形成有滑槽。
上述塑料母扣在两上述防脱出卡块的下方形成有透孔。
上述内腔呈由上至下逐渐平滑变窄的形状。
上述支脚与上述塑料公扣为一体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塑料绳扣,突破传统绳扣的构造形式,其利用常用的绳扣塑料材料自身的弹性特性,使塑料公扣的两个弹性张合的支脚与塑料母扣平滑渐窄的内腔的下部相配合,当两支脚逐渐插入内腔的下部时,两支脚沿内腔的下部的斜面滑动,并依据内腔的下部上宽下窄的形状逐渐弹性聚合,对两支脚有夹紧趋势,并有向上的驱动力,以此代替传统绳扣的弹簧等弹性部件,实现内腔的下部与两支脚的弹性插拔,防脱出装置保证塑料公扣不会从塑料母扣中脱出,实现塑料母扣与塑料公扣开关相配合的穿绳孔对所调节的绳子进行长短松紧调节,克服传统绳扣需弹簧等弹性部件的复杂结构缺陷;而且整体均为塑料材料,可一次成型,并且不含金属,便于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塑料绳扣,其可高效实现对绳子的开关调节,结构简单,新颖合理,整体性强、成型简单,成本低,环保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
1-塑料母扣 11-防脱出卡块
111-顺势斜面 12-穿绳孔
13-滑轨 14-透孔
2-塑料公扣 21-支脚
211-凸块 2111-顺势斜面
22-滑槽 23-穿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塑料绳扣,如图1-4所示,包括塑料母扣1和插设于塑料母扣1中的塑料公扣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8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