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用平风栅网格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8341.0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明;郝卫东;王明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化用 平风栅 网格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化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薄玻璃钢化设备中的平风栅网格式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钢化设备中平风栅均采用条形栅格式结构,这种结构的平风栅在钢化5mm以下的薄玻璃时,由于无法有效控制风栅内冷却风的流向,使得薄玻璃在平风栅内的冷却过程中,总是冷却不均,导致薄玻璃在钢化冷却过程中产生翘曲现象,最终无法做出高品质的钢化玻璃。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钢化用平风栅网格式结构,该种结构有效限制了冷却风流沿着平行于玻璃表面方向的流动,使得每一个网格内的上风栅冷却风只能从该网格的上部排出,每一个网格内的下风栅冷却风只能从该网格的下部排出,保证了冷却风流动的有序性,从而解决了薄玻璃在钢化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不均而产生翘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钢化用平风栅网格式结构,包括用于传送玻璃的下辊道、用于给下辊道提供动力的电机和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组件,下辊道的两端通过下辊道轴承座支撑,位于传送玻璃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对玻璃表面进行吹风的下风栅和上风栅,还设有多个隔板,隔板由上隔板和下隔板组成,下隔板均匀设置在下风栅之间,由多个下隔板将下风栅的吹风面分割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封闭的吹风区域,上隔板均匀设置在上风栅之间,由多个上隔板将上风栅的吹风面分割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封闭的吹风区域。
本装置,对应每一个下辊道的上方还设有一个上辊道,下辊道和上辊道由电机驱动同步转动,上辊道的两端通过上辊道轴承座支撑,下辊道和上辊道之间的间隙可调。
本装置,位于传送玻璃的上表面,多个独立的吹风区域由上风栅和玻璃上表面、上辊道以及上隔板阻隔形成;所述的上风栅为条形栅格状结构,多个上隔板均匀设置在每个上风栅栅格上或者两个或多个上风栅栅格之间,上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侧的上风栅最低端相接触,上隔板的下端面与传送玻璃的上表面的间隙≤3mm。
本装置,位于传送玻璃的下表面,多个独立的吹风区域由下风栅和玻璃下表面、下辊道以及下隔板阻隔形成;所述的下风栅为条形栅格状结构,多个下隔板均匀设置在每个下风栅栅格上或者两个或多个下风栅栅格之间,下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侧的下风栅最高端相接触,下隔板的上端面与传送玻璃的下表面的间隙≤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通过在上、下风栅的吹风面上每隔一段距离加装一个隔板,上下隔板与玻璃上下表面间隙≤3mm,最终使得风栅与玻璃表面以及辊道、隔板之间共同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较为封闭的网格结构,其在结构上简单实用,并且有效限制了冷却风流沿着平行于玻璃表面方向的流动,使得每一个网格内的风栅冷却风只能从该网格的上部或下部排出,保证了冷却风流动的有序性,从而解决了薄玻璃在钢化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不均而产生翘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记:1、下风栅,2、上风栅,3、上辊道,4、下辊道,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玻璃钢化用平风栅网格式结构,包括用于传送玻璃的下辊道4、用于给下辊道提供动力的电机和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组件,下辊道4的两端通过下辊道轴承座支撑,位于传送玻璃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对玻璃表面进行吹风的下风栅1和上风栅2,还设有多个隔板5,隔板5由上隔板和下隔板组成,下隔板均匀设置在下风栅1之间,由多个下隔板将下风栅的吹风面分割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封闭的吹风区域,上隔板均匀设置在上风栅2之间,由多个上隔板将上风栅的吹风面分割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封闭的吹风区域。
本实用新型,为了适应对薄玻璃钢化处理,对应每一个下辊道4的上方还设有一个上辊道3,下辊道4和上辊道3由电机驱动同步转动,上辊道3的两端通过上辊道轴承座支撑,下辊道4和上辊道3之间的间隙可调,两者之间的间隙大于被加工玻璃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位于传送玻璃的上表面,多个独立的吹风区域由上风栅2和玻璃上表面、上辊道3以及上隔板阻隔形成;位于传送玻璃的下表面,多个独立的吹风区域由下风栅1和玻璃下表面、下辊道4以及下隔板阻隔形成;多个独立的吹风区域整体构成一个个网格状,使得每一个网格内的风栅冷却风只能从该网格的上部或下部排出,保证了冷却风流动的有序性,从而解决了薄玻璃在钢化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不均而产生翘曲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8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互感器空心瓷绝缘子
- 下一篇:带凸板式弹片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