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出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8246.0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廖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世芳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手动控制出水的出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出液装置,如中国实用新型200920136435.3公开的一种手动出液壶,包括壶体和座体,壶体上设有一出液口和按钮,按钮连接有压杆,壶体内侧设有导向座,一连杆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导向座内,连杆下端连接有一比出液口大的物块,通过按钮带动连杆上下移动来完成液用壶的开启与闭合。
该出液壶在操作上的确带来了方便,但是其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生产、安装环节也跟着增多,造成生产成本增多;而且,由于所述导向座、连杆设在壶体内部,使壶体不易清洗,并占用空间,从而使壶体的容量减少。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出液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动出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方便清洗,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半自动出液装置,包括壶体和座体,该壶体设于该座体上,该座体上设有由高至低的出液通道,该壶体的底部设有与出液通道相通的出液口;上述壶体的底部内设有活动放置在上述壶体的底部上,并密封上述出液口的密封片,上述出液通道内设有可活动顶起上述密封片使上述出液口导通的,且其操作部件伸出上述座体外的操作杆。
上述密封片的下底面凸设有伸出上述出液口外的凸粒,上述操作杆横放于上述出液通道内,并处于上述密封片的下方,且上述出液通道的内侧壁上凸设有供上述操作杆的第一端端部活动叠放于上的放置块,上述出液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上述操作杆的第二端端部活动伸出上述出液通道外的,并在其内可上下倾斜活动的伸出孔,且上述伸出孔与上述放置块相对设置,上述操作杆的外侧壁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并与上述凸粒相对应设置的凸部,上述凸部处于上述凸粒与上述放置块之间。
上述操作杆的第二端端部外套设有操作头。
上述壶体的底部向下凹设有凹槽,上述出液口开设有在上述凹槽的槽底上,上述密封片活动放置于上述凹槽的槽底上,且上述密封片的外径大于上述出液口的口径,小于上述凹槽的槽宽。
上述密封片为陶瓷片。
上述凹槽的槽口处设有与该槽口相适配的可拆卸过滤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自动出液装置,由于壶体的底部内设有活动放置在壶体的底部上,并密封出液口的密封片,出液通道内设有可活动顶起密封片使出液口导通的,且其操作部件伸出座体外的操作杆,这样,使用时通过操作杆可使密封片向上顶起,与出液口相分离,使出液口导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自动出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易清洗的优点,而且,操作杆不占用壶体内部空间,使壶体的容量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壶体 1 凹槽 11
出液口 111 座体 2
出液通道 21 放置块 211
伸出孔 212 碗盖 4
密封片 4 凸粒 41
操作杆 5 凸部 51
操作头 52 过滤网 6
茶海 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世芳,未经廖世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8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膳食纤维鸭肉松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热电阻开路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