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定量测定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476898.0 申请日: 2013-08-06
公开(公告)号: CN203414474U 公开(公告)日: 2014-01-29
发明(设计)人: 奚伟红;王布强;王京;史伟锋;高淑舫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福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G01N33/577
代理公司: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代理人: 唐纫兰;曾丹
地址: 214434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附睾 上皮 分泌 蛋白 定量 测定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定量测定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的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含量。

背景技术

卵巢癌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妇科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位居第三位,但其致死率却占据首位。这主要是因为卵巢深藏在骨腔内,卵巢癌早期症状十分不明显,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75%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

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4,HE4)是近年来开发出的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HE4编码基因最早是由Kichhoff等人于1991年从附睾上皮远端分离出来,1999年Schummer等人通过cDNA微阵列分析,发现HE4(又名WFDC2)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之后证实HE4具有卵巢癌诊断的价值,而且在早期卵巢癌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优于CA125。为了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水平和改善治疗效果,从检测角度上来说,目前临床上用于测定HE4的方法主要有放射性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和化学发光技术等。

过去以放射性免疫技术为代表的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测定试剂盒由于方法学的限制,其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严重不足,存在很大的弊端,已基本上退出市场;目前应用较多的为酶联免疫技术和化学发光技术,其中化学发光技术兴起于上个世纪 80年代,是继酶联免疫技术和放射性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同时方法简便、快速,标记结合物稳定,无放射性同位素损伤和污染等特点,在近些年得到了飞速发展。

目前已公示的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相关专利共11项,其中包括化学发光技术、酶联免疫技术、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相关技术,而未见磁微粒分离技术与化学发光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免疫分析中。磁微粒分离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以磁性微粒为固相分离载体,将免疫磁微粒分离技术与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的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定量测定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定量测定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盒体上方的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微孔板和位于盒体底部的支撑板,其中微孔板由48或96个微孔组成,支撑板上开有多个孔,所述孔内共放置有八个试剂瓶,所述八个试剂瓶内分别含有磁分离试剂、酶反应物、稳定增强剂、校准品、质控品、清洗浓缩液、稀释液以及底物溶液,其中磁分离试剂含有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单克隆抗体包被的磁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定量测定试剂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短的获得检测结果的时间和更简便的操作方式,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降低卵巢癌患者的病死率中的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定量测定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盒盖和微孔板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微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盒体1

盒盖2

支撑板3

孔4

试剂瓶5

微孔板6

微孔7。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定量测定试剂盒,包括盒体1和盒体上方的盒盖2,所述盒体1内设有微孔板6和位于盒体1底部的由泡沫塑料制成的支撑板3,其中微孔板6由48或96个微孔7组成,支撑板3上开有多个孔4,所述孔4内共放置有八个试剂瓶5,所述八个试剂瓶5内分别含有磁分离试剂、酶反应物、稳定增强剂、校准品、质控品、清洗浓缩液、稀释液以及底物溶液,其中磁分离试剂含有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单克隆抗体包被的磁颗粒。

制备方法

步骤一、磁分离试剂的制备

一、磁珠缓冲液配制

1、称取TRIS 4.58g和NaCl6.81g于1L容器中,然后称取0.96g TWEEN-20于20ml容器中加适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倒入上述1L容器中;

2、用移液器将 Proclin-300量取0.2ml于10ml纯化水的烧杯中完全溶解后,倒入上述1L容器中,然后在上述 1L容器中加入 800ml纯化水,充分搅拌;

3、调节PH计测量其 PH值,控制 PH在7.95-8.05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福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福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6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