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吸死和卡滞电磁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6890.4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侯军林;田文娟;韩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烽火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7/08 | 分类号: | H01F7/08;H01F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吸死 电磁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吸死和卡滞电磁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电器和智能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常规电磁铁,绝大多数是直流的,经过2000多次连续吸合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使用(吸合)时,20%左右的电磁铁吸合后会出现动磁极和定磁极无法脱开(即吸死)的情况。电磁铁不能正常工作,尽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防吸死和卡滞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吸死和卡滞电磁铁,包括一中空的导磁体,所述导磁体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导磁体内设有由骨架支撑的线圈,所述导磁体的底部设有作为定磁极的中央具有通孔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相隔预设行程距离设有作为动磁极的铁心,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中央具有孔的非导磁垫,所述底座、铁心共同置于一设于所述线圈中央的导向套中,并通过一推拉杆相连接,所述推拉杆的上端插入所述铁心3中与所述铁心固定,所述推拉杆的下端穿过所述非导磁垫、底座伸出所述导磁体外并穿过缓冲垫后与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铁心的上端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端盖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不仅满足电磁铁工作吸力所需要的磁通,并且减少剩磁磁通,这样经过多次励磁后剩磁磁通累加产生的吸力不会大于复位弹簧的弹力,进而就不会出现吸死和卡滞的现象,从而能彻底消除电磁铁吸死和卡滞现象,大幅提高电磁铁的使用范围,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使其能应用于对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的家电领域及智能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吸死和卡滞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吸死和卡滞电磁铁的外观图;
图中:1.挡圈、2.复位弹簧、3.铁心、4.导向套、5端盖、6.骨架、7.线圈、8.杆、9.非导磁垫、10.底座、11导磁体、12.缓冲垫、1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2,一种防吸死和卡滞电磁铁,包括一中空的底端具有孔的导磁体11,所述导磁体11上端设有端盖5,所述导磁体11内设有由骨架6支撑的线圈7,所述导磁体11的底部设有作为定磁极的中央具有通孔的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上方相隔预设行程距离设有作为动磁极的铁心3,在所述底座10的上端面设有中央具有孔的非导磁垫9,所述底座10、铁心3共同置于一设于所述线圈7中央的导向套4中,并通过一推拉杆8相连接,所述推拉杆8的上端插入所述铁心3中与所述铁心3固定,所述推拉杆8的下端穿过所述非导磁垫9、底座10并通过所述导磁体11底端的孔伸出所述导磁体11外,并穿过缓冲垫12后与螺母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铁心3的上端通过铆装方式设有挡圈1,所述挡圈1与所述端盖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
所述的推拉杆8与所述底座10之间大间隙配合,便于滑动运行。
所述推拉杆8的底端设有非导磁套。
所述铁心3、底座10、线圈7、导磁体11和端盖5构成磁路系统,所述铁心3、底座10、导磁体11和端盖5构成导磁回路;其中,线圈7在加220V直流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即磁势(IW),铁心3和底座10中的磁通产生相互吸力,铁心3通过非导磁垫9和底座10吸合在一起,电磁铁断电后,复位弹簧2的弹力大于铁心3与底座10之间剩磁产生的吸力,铁心3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铁心3的下端面是平端面并做有倒角,从而使得铁心3的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铁心3材料为电工纯铁DT3A,电工纯铁的导磁率高,使得铁心3中有富余的磁通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材料为1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导磁率较高,磁性能稳定,硬度比纯铁高,不怕撞击。
进一步的,所述非导磁垫9的材料为H62黄铜,厚度为0.3mm。因为黄铜属于非导磁材料,非导磁垫9的厚度对电磁铁的铁心3和底座10中通过的磁通影响很大,非导磁垫9不仅影响励磁磁通而且影响剩磁磁通,所以非导磁垫9的厚度选择至关重要,既要保证通过铁心3和底座10中的励磁磁通,又要减少剩磁磁通,经匹配励磁磁通和剩磁磁通,选择非导磁垫9的厚度为0.3mm。另外黄铜硬度大于紫铜,耐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铁心3的下端面与底座10的上端的平端面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铁心3和底座10的长度比4.3∶1,从而使得铁心3的吸力大而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烽火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宝鸡烽火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6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线圈浇注模具
- 下一篇:一种地铁工程维护车用自然散热制动电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