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USB接口的可视IC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6548.4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贵龙;谢涛令;张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usb 接口 可视 ic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C(集成电路)卡,特别涉及一种集成USB接口(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集成安装加工技术的可视IC卡。
背景技术
IC卡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使用纸张的交易、数据传输等行为,一般分为接触式和感应式两种,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信息技术领域。举例来说:传统的金融卡作为接触式的IC卡,卡上的端子必须要与专用的电子设备(如自动存取款机等)的对应端子接触后,才能进行数据处理;而如门径卡、交通卡等感应式的IC卡,内部设置有天线,通过天线与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处理,不需要接触。
以上所列举的IC卡的缺陷在于:1、IC卡的数据必有专用设备才能进行查看;2、用户无法将IC卡直接与PC等终端连接,必须有专有的读卡器设备才可连接3、IC卡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设备,无法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集成USB接口的可视IC卡,在保持了原有的可视IC卡的所有功能的条件下,通过USB接口,可视IC卡可以直接与PC计算机等外部终端通讯,实现二代USBKEY等设备的相同功能,并可给可视IC卡的电源模块充电。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成USB接口的可视IC卡,集成USB接口的可视IC卡包括:
第一卡面、第二卡面以及柔性电路板层,柔性电路板层固定连接在第一卡面和第二卡面之间,第一卡面、第二卡面以及柔性电路板层对应开有一空腔;
其中,空腔内连接有一可翻转的USB接口,USB接口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分离,第一部分可向上翻转180度,第二部分可向下翻转180度,第一部分包括金属触点,金属触点通过内部导线与柔性电路板层连接;
USB接口在未翻转出的状态下,USB接口的两侧与第一卡面、第二卡面的表面齐平,USB接口在翻转出的状态下,形成一突出结构,可接入一外部终端的USB插口,并与外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以及给可视IC卡充电。
较佳的,柔性电路板层包括:
控制模块,连接USB接口,用以控制可视IC卡;
安全芯片,连接控制模块,用以保护可视IC卡的内部数据安全;
电源模块,连接安全芯片、USB接口以及控制模块,用以提供电源,;
NFC天线,连接安全芯片并环形设置在柔性电路板层上,用以与外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数据传输,并通过安全芯片向电源模块充电。
较佳的,第一卡面包括:
智能卡触点,连接安全芯片,用以与外部终端接触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安全芯片向电源模块充电;
显示屏,连接控制模块,用以显示可视IC卡的卡内信息;
若干按键,连接控制模块,用以输入信息。
较佳的,电源模块为柔性电源模块。
较佳的,安全芯片与控制模块通过ISO7816协议、UART、I2C或SPI协议连接。
较佳的,显示屏为柔性LCD或柔性电子纸。
较佳的,按键包括机械按键或触摸按键。
较佳的,一种集成USB接口的可视IC卡的尺寸符合ISO7810中所定义的ID-1卡片尺寸的要求。
较佳的,USB接口在翻转出的状态下,第一部分高出第一卡面0.5mm,第二部分高出第二卡面0.5mm,可视IC卡厚1mm,形成的突出结构厚2mm。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分解图;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未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翻转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USB接口和NFC技术的可视IC卡,可视IC卡由三层组成:由第一卡面1、第二卡面2以及柔性电路板层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65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售药终端机
- 下一篇:便携式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