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铝溶出机组乏汽段小弯管后直管磨损部位转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6305.0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6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安红雷;蔺福银;刘伟华;刘少辉;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美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吕爱萍 |
地址: | 452477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铝 机组 乏汽段小 弯管 后直管 磨损 部位 转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化铝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氧化铝溶出机组乏汽段小弯管后直管磨损部位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氧化铝生产中溶出机组乏汽段因其高温高压的特点(温度在101℃-205℃之间,压力为8.2MPa左右),导致输送料浆的管道Φ133×12 16Mn管道严重磨损,且此类管道外还有Φ425×12、含有二次乏汽作为介质的套管装置,因此,套管内的料浆管道一旦磨损、刺料就导致整个溶出机组全部停车处理,给生产成本造成极大负担,经估计,以一套机组进料量为270m3/h的溶出技术计算,管道刺料一次,开停车检修需达20h,造成损失约合产值100万元以上。
通过实践观察,Φ133×12 16Mn管道磨损最严重和最普遍的部位位于小弯管后直管部位(主要原因为小弯管改变了料浆流向使得其后直管磨损加剧),而其后直管因考虑到矿浆的加热部位被隐藏于套管之中,使得磨损部位难以被发现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管道磨损严重部位转移至可观察管道外侧的氧化铝溶出机组乏汽段小弯管后直管磨损部位转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氧化铝溶出机组乏汽段小弯管后直管磨损部位转移装置,包括转接装置、小直管、小弯管和连接法兰。
所述小弯管与小直管通过连接法兰连接。
所述小直管通过转接装置连接至套管。
所述三根小直管与一个转接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管道磨损严重部位转移至可观察管道外侧。本实用新型具体有以下特点:1、本实用新型材料属于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常用管材,制作方便;2、本实用新型能更加容易的判断出管道刺料、渗漏的部位;3、本实用新型能让小弯管后的料浆直管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就能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节约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4、本实用新型虽加大了直管外露面积,但不影响其内矿浆和加热介质的换热效果,保证了技术的安全可靠;5、本实用新型专门使用在有高压磨损、存在有内外套管并且在套管分界处管道易磨损部位的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 转接装置,2. 小直管,3. 小弯管,4. 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氧化铝溶出机组乏汽段小弯管后直管磨损部位转移装置,包括转接装置1、小直管2、小弯管3和连接法兰4。
所述小弯管3与小直管2通过连接法兰4连接。
所述小直管2通过转接装置1连接至套管。
所述三根小直管2与一个转接装置1连接。
在小弯管后小弯管延长了直管外露部分,使得管道磨损严重部位转移至可观察管道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美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美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6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沥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色金属土壤加速腐蚀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