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控制单元数据刷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5770.2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3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丁麟;郭凤男;孙晓东;沙洲;周大全;丁帮伟;郝美刚;辛海霞;王惠;赵志旭;徐景欣;李延斌;刘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控制 单元 数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刷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控制单元数据刷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或车载电脑,英文简称为ECU,是一种汽车专用的微机控制器,它的功用是根据其内存的程序和数据对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和判断,然后输出指令。它是汽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汽车的行驶及使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发动机或自动变速器试验或维修时,经常需要对发动机或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单元实施刷写操作,即把新的控制软件及数据下载到电子控制单元中并替换旧的控制软件及数据。而公知的在对发动机或自动变速器试验中,需要刷写数据时往往直接在试验台上进行,需要中断当前进行中的试验,不利于试验效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可靠,适应性强,而且使用维护方便的电子控制单元数据刷写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线束,所述的主线束两端分别与接插件端子、标准OBD诊断插口连接,中间部位设有电源正极接口、电源负极接口,电源正极接口、电源负极接口插接在电源上,所述的接插件端子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标准OBD诊断插口与刷写工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难度和成本低;
2、体积小,可以自由布置,安装简单、方便,不影响其他设备的安装布置;
3、工作可靠,适应性强,使用维护方便,而且提高了试验或维修效率,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主线束2,所述的主线束2两端分别与接插件端子1、标准OBD诊断插口5连接,中间部位设有电源正极接口3、电源负极接口4,电源正极接口3、电源负极接口4插接在电源7上,所述的接插件端子1与电子控制单元6连接,标准OBD诊断插口5与刷写工具8连接。
所述的电源7为12V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电子控制单元6在刷写时,需要连接12V电源及点火信号,刷写用的通讯管脚。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专用于刷写的线束,包括主线束2、与电子控制单元6相连的接插件端子1、一个标准OBD诊断插口5、电源正极接口3、电源负极接口4,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在接插件端子1中按照线束图,把连接电子控制单元6的供电管脚、点火管脚及刷写用的通讯管脚的位置上安装插针及导线,集中在一起形成主线束2,从主线束2中引出电源正极接口3及电源负极接口4用于连接电源7,电源7为12V直流电源,最后在标准OBD诊断插口5中把4、7、16管脚分别与主线束2中的负极、通讯线、正极相连。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接插件端子1连接电子控制单元6,电源正极接口3及电源负极接口4与电源7相连,标准OBD诊断插口5插上刷写工具8,最后把刷写工具8连上计算机9,在计算机9中进行操作,对电子控制单元6实施刷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风寒感冒型鼻塞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的药物制剂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