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化学测试的三电极体系电解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75719.1 | 申请日: | 2013-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宇;张向军;沈鑫珺;刘小江;何永全;周砚磊;徐洋;孙明雪;张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化学 测试 电极 体系 电解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化学测试的三电极体系电解池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化学测试技术领域内,传统的三电极体系是采用最为广泛的电极体系,但是在实际实验操作时,传统的三电极体系仍存在以下不足:
1、工作电极的制备难度大。
工作电极制备质量的好坏与工作电极试验面面积的恒定性,是影响实验结果稳定性和真实性的直接因素。
在材料腐蚀性能研究中,通常采用环氧树脂来封装试样。但这种制备方式非常容易在工作电极与环氧树脂之间出现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小缝隙或气泡而使封装失败,而且难以保证各个试样的试验面面积保持恒定。
在没有发现该问题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后续实验时,将严重影响电极反应过程(往往发生不希望的缝隙腐蚀),最终使研究结果失真实验失败。此外,该封装方法效率低、成功率低,而且仅对于尺寸较大的棒状或块状试样而言,封装相对较容易,但对于较薄的片状试样而言非常困难。首先,薄片封装时极难避免缝隙或气泡,而且在其背面直接焊接导线容易穿透工作面而作废试样,而且焊接过程比较麻烦;其次,封装后的试样进行表面打磨、清洗时,很容易使薄片与封样材料产生缝隙甚至剥离开来使试样报废。
2、三电极相对位置关系不固定。
在电化学测试中,尤其是腐蚀性能实验,为测绘实验材料的极化曲线,往往要对单一或多种材料在相同环境下多次测量,如果三电极的相对位置有变化,使得电解液电阻大小改变,必然影响到所测电位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单一材料的多次数据以及多种材料的结果数据都将失去可对比性,将导致实验失败。
3、电解池的选用不统一。
通常选用的电解池有烧杯、水槽等多种自制容器。对于烧杯,不利于给实验提供气氛可控的稳定封闭环境,必然给气氛环境要求严格的实验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使实验结果严重失真。而其他专用自制容器往往只用于单一的测试实验,存在普适性不足等局限性,当改变试样种类或者实验条件时,即无法继续使用原装置。此外,专用自制容器使用后难以彻底清洗内壁的残留物,将改变下次实验电解液的成分或者浓度,这对于要求严格的电化学实验而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不可忽略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电极可外置、槽体与封盖可拆分、三电极相对位置关系固定、清洗方便、适用性强且操作简单易行的用于电化学测试的三电极体系电解池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化学测试的三电极体系电解池装置,包括槽体、封盖及紧固螺纹板,所述槽体为上端具有开口的空心矩形体结构,在槽体的一侧槽壁底端设置有排液孔,在排液孔外侧设置有排液孔胶塞;在与所述排液孔相对的槽壁上设置有工作电极通孔,工作电极通孔位于该侧槽壁的中部,且圆心设置在该侧槽壁的垂直中心线上,在工作电极通孔的外侧孔口固接有通孔密封圈,在工作电极通孔所在的槽壁外侧粘接有紧固螺纹板,所述紧固螺纹板的中部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工作电极通孔同心设置,在螺纹通孔上部的紧固螺纹板上垂直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下端与螺纹通孔相对应;在所述螺纹通孔内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所述封盖通过封盖密封垫圈与槽体的开口端密封配合,在封盖上沿一条中心线依次设置有第一胶塞孔、第二胶塞孔及第三胶塞孔,所述第一胶塞孔、第二胶塞孔及第三胶塞孔的圆心与工作电极通孔的圆心处在同一垂直面上。
所述封盖在第一胶塞孔、第二胶塞孔及第三胶塞孔排列方向上的宽度与槽体的宽度相同,在另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槽体的宽度。
所述槽体、封盖、紧固螺纹板及紧固螺栓均采用有机玻璃。
在所述封盖的侧部设置有备用胶塞孔。
在所述紧固螺纹板中部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辅助矩形槽。
所述工作电极通孔的内侧孔口采用圆倒角或直倒角。
所述通孔密封圈采用硅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电化学测试时,工作电极可以外置,并通过紧固螺栓将工作电极压紧在工作电极通孔外,工作电极制备时无需封装试样,制备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槽体与封盖采用可拆分设计,当电解液被注入到槽体内时,很容易在工作电极通孔处出现未排出的气泡,可以通过槽体上端的开口对气泡进行排除,同时在测试后更加容易清洗槽体内壁的残留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装的广告架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防撞展板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