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茶叶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5505.4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8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晓敏 |
主分类号: | A47F7/00 | 分类号: | A47F7/00;A47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27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茶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生活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能用于承放茶饼的多功能茶叶架。
背景技术
中国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在日常生活中,用于承放茶叶的茶架,不仅是一件品茶工具,同样是一件艺术品,让人在品茶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艺术熏陶。目前市场上的茶叶架,大多数都是使用“合页”来固定两块L型支板形成,茶饼放置在L型支板上供展示。而“合页”必须采用电镀工艺进行表面处理,使之耐锈、光亮,但电镀引起的废液处理对环境极度污染,不符合国家提倡的环保、节能的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环保且可拆卸的茶叶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茶叶架,包括第一L型支板及第二L型支板,第一L型支板及第二L型支板均包括水平板和垂直板,在水平板外侧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与水平板和垂直板之间形成凹部,所述第一L型支板的垂直板与第二L型支板的垂直板相互扣合。
第一L型支板和第二L型支板的凸起部与凹部用于承放茶饼,使之不滑落在茶叶架外;通过扣合连接的两个L型支板,可以拆卸,节省堆放空间,不需要传统电镀合页,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所述第一L型支板的垂直端上部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U形卡槽,下部设有纵向的透孔;所述第二L型支板包括直杆、平行于直杆的垂直杆,所述直杆与垂直杆之间设有直板,所述直杆、垂直杆以及直板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U形卡槽,第二U形卡槽与所述第一U形卡槽扣合;在直杆下端设有与直杆垂直的水平杆,所述直杆下端还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U形卡槽,所述第三U形卡槽与所述透孔扣合。第二U形卡槽与第一U形卡槽扣合,将垂直杆固定;透孔用于扣合第三U形卡槽,使得第一L型支板与第二L型支板扣合,稳定性好,安装牢固,不易脱落。
所述第一L型支板和第二L型支板的水平端底部为空心弧形结构。空心弧形结构可以节省材料,更有美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拆装便捷,确保茶饼摆放稳固且美观大方,符合国家环保节能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L型支板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L型支板的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第一L型支板,2、第二L型支板,3、凸起部,4、凹部,5、第一U形卡槽,6、透孔,7、直杆,8、直板,9、垂直杆,10、第二U形卡槽,11、水平杆,12、第三U形卡槽,13、空心弧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3,一种多功能茶叶架,包括第一L型支板1及第二L型支板2,第一L型支板1及第二L型支板2均包括水平板和垂直板,在水平板外侧设有凸起部3,凸起部3与水平板和垂直板之间形成凹部4,所述第一L型支板1的垂直板与第二L型支板2的垂直板相互扣合。
第一L型支板1和第二L型支板2的凸起部3与凹部4用于承放茶饼,使之不滑落在茶叶架外;通过扣合连接的两个L型支板,可以拆卸,节省堆放空间,不需要传统电镀合页,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参阅图2及图3,所述第一L型支板1的垂直端上部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U形卡槽5,下部设有纵向的透孔6;所述第二L型支板2包括直杆7、平行于直杆7的垂直杆9,所述直杆7与垂直杆9之间设有直板8,所述直杆7、垂直杆9以及直板8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U形卡槽10,第二U形卡槽10与所述第一U形卡槽5扣合;在直杆7下端设有与直杆7垂直的水平杆11,所述直杆7下端还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U形卡槽12,所述第三U形卡槽12与所述透孔6扣合。第二U形卡槽10与第一U形卡槽5扣合,将垂直杆9固定;透孔6用于扣合第三U形卡槽12,使得第一L型支板1与第二L型支板2扣合,稳定性好,安装牢固,不易脱落。
所述第一L型支板1和第二L型支板2的水平端底部为空心弧形结构13。空心弧形结构13可以节省材料,更有美感。
使用时,将第一L型支板1和第二L型支板2扣合后水平放置,可以放置茶饼,确保茶饼放置稳固且美观大方,还可以放置书籍、卡片等东西,可作为工艺品供观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晓敏,未经林晓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5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