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放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5298.2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4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邵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7/06 | 分类号: | G05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放大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比例电磁阀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驱动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生产工业产品的生产线中,需要使用具有比例电磁阀的变量泵来供给生产用流体,通过比例电磁阀来控制流体的流速和压力。比例电磁阀控制的流体包括诸如空气、惰性气体以及水蒸气等气体,以及诸如水、化学试剂以及油等液体。
在进行流体流量控制时,通过控制信号调节比例电磁阀的电流大小,进而控制流经变量泵的流体流量大小。而一般的控制信号带负载能力较差,无法直接用于比例电磁阀的驱动。所以,要通过驱动放大电路对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后再驱动比例电磁阀。因此,设计一种用于控制比例电磁阀的驱动放大电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放大电路,所述驱动放大电路可用于驱动比例电磁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动放大电路,用于驱动比例电磁阀,该驱动放大电路包括:
绝缘栅场效应管;
用于输出设定频率的脉冲控制信号的控制器;
一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场效应管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电阻;
一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场效应管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场效应管源极的第二电阻;
正极通过所述比例电磁阀与所述绝缘栅场效应管漏极连接、负极与所述绝缘栅场效应管源极连接的直流电源;
阳极与所述电磁阀漏极连接、阴极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连接的二极管。
优选的,上述驱动放大电路中,所述控制器为能够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优选的,上述驱动放大电路中,所述脉冲控制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0Hz-400Hz,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上述驱动放大电路中,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阻值比不大于3。
优选的,上述驱动放大电路中,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范围为1KΩ-50KΩ,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上述驱动放大电路中,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范围为1KΩ-50KΩ,包括端点值。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放大电路通过设置所述脉冲控制信号峰值电压、直流电源的电压以及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阻值,可使得所述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栅源电压为设定振幅,且所述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栅源电压为频率与所述脉冲控制信号频率相同的脉冲信号。当所述栅源电压为高电平时,所述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导通,此时,所述比例电磁阀两端电压为直流电源的电压,其电流为所述电压除以其自身阻值。当所述栅源电压为低电平时,所述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夹断,所述 比例电磁阀的电流为0。因此,通过控制所述脉冲控制信号脉冲的占空比即可控制所述电流的平均值大小,可精确控制流经流量泵的流体的流量大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WM控制信号的波形图;
图3为图1所示驱动放大电路中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的波形图;
图4为图1所示驱动放大电路中比例电磁阀的电流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普通三极管,如高速开关管以及达林顿管等,一般为驱动放大电路的常用器件,用于放大控制信号。但是,由于普通三极管对温度和电磁辐射的适应性较差,而工程机械的变量泵大都是室外作业,作业环境温度和电磁辐射变化较大,不适合普通三极管的使用。且普通三极管输入阻抗小,对前级放 大电路影响大。同时,普通三极管的噪声系数大,容易导致放大后的信号失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层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具有回动功能的夹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