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立体车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4742.9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叶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佳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金万 |
地址: | 2154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立体 车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位,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家庭、宾馆、小区等空间较小的简便型立体车位。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购买力的上涨,私家车的数量快速递增,车辆的停放问题也随之显现。特别是在一些例如小区、宾馆、旅游景点等人口聚集场所,停车位的数量往往满足不了现有车辆的停车需求,人们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寻找车位,或者将车停放在路边上。但是,即使是到更远的地方寻找停车位,但是由于停车位数量与需要停放车辆数量的不对等关系,往往很难找到空闲的车位,最终导致车主不得不将车辆停放在路边,给城市交通的顺畅带来了阻碍。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有人提出了立体停车位这一概念,立体车库在这种状况下便应用而生。现有的立体车位一般比较庞大,每层停靠的车辆都很多,建造立体车位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或者将小区等绿化地段改造,建造成的立体车库不能灵活移动,较小的空间不能建造立体车位,针对一些广场、办公楼、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很难建造立体车位,存在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上述弊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灵活型立体车位,该立体车位依靠剪刀型结构支撑立体车位的上层车位,利用液压缸与线缆的配合,升降方便,该立体车位结构简单,体积小,搬移方便,可广泛应用在家庭、小区、酒店、广场等空闲位置紧凑的场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小型立体车位,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小 型立体车位,包括:底座、升降台、剪刀撑、线缆、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构成下层停车位,所述的升降台构成上层停车位,升降台的升降是通过液压缸带动剪刀撑底端可滑动的支杆滑动来实现的。
所述的剪刀撑由两个支杆构成,两个支杆中间铰接在一起,并可以相对旋转,支杆用于支撑升降台,其支撑升降台升降的过程类似于剪刀的开启、闭合过程,故此称其为剪刀撑。
所述的底座包括中间的液压缸和两侧的滑轮槽,液压缸上装置有液压缸顶块,液压缸顶块上连接有两根线缆,该线缆通过定滑轮变向后连接在动滑轮上,进而通过定位杆连接在活动支杆的滑轮脚上,液压缸工作时,带动液压缸顶块通过滑轮脚在滑轮槽内移动,进而带动两侧的滑轮槽内的滑轮脚移动。
所述的升降台包括挡板和挡位板,挡位板和挡板是为了防止汽车在升降台上滑动。
所述的底座和升降台通过剪刀撑连接,升降台通过链条与剪刀撑的支杆顶端连接,其中,链条通过支杆顶端连接挡板和升降台,此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当升降台升起时,挡板在链条的作用上相对升降台旋转、翘起,进而达到防止汽车在升降台上滑动。
所述的立体车位的升降台承载汽车升起到一定位置后,通过固定栓卡在定位卡槽内对升降台的高度定位,防止线缆断裂或其他意外情况下升降台坠落,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线缆、滑轮及剪刀撑的配合,实现了立体车位上层升降台的升降效果,通过固定栓卡紧定位卡槽,放置线缆断开或者其他意外情况下升降台下落,更加安全可靠,该立体车位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移动, 可广泛应用在家庭、小区、酒店、广场等空闲位置紧凑的场所。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该立体车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该立体车位的左视图
附图3为该立体车位底座的俯视图
附图4为该立体车位的结构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立体车位,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小型立体车位,包括:底座1、升降台2、剪刀撑3、线缆4、液压缸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构成下层停车位,所述的升降台2构成上层停车位,升降台2的升降是通过液压缸11带动剪刀撑3底端可滑动的第二支杆20滑动来实现的。
所述的液压缸11位于底座1的中部,当下层停车时,该液压缸11位于汽车底盘的下部,不妨碍车轮的进出,底座1的两侧为滑轮槽5,滑轮槽5内装置剪刀撑3的底端,第一支杆19的底端固定在滑轮槽5的一端,第二支杆20通过第二支杆20上装置的滑轮脚6在滑轮槽5内来回滑动,液压缸11顶端连接有可滑动的液压缸顶块15,液压缸顶块15两端装置有滑轮脚6,液压缸11带动液压缸顶块15在顶块滑槽16内滑动,液压缸顶块15上连接有两跟线缆4,每根线缆4通过两个定滑轮7绕到两侧的滑轮槽5处,并连接在定位杆21上的动滑轮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佳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佳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4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