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保健艾灸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4138.6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傅咏南;毛丹丹;卞雪莲;何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优医药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健脾利湿 作用 中药 保健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保健艾灸盒。
背景技术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遗传因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少是肥胖的主要原因。WHO已将肥胖定为一种疾病。肥胖症常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集结出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自身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都市白领而言,常年在电脑前工作,缺乏运动导致腹部产生赘肉,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容易造成腰背部疼痛并引发多种疾病,其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目前,市面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保健产品,但是多以保健食品为主。保健食品是通过口服直接进入人体的,若因过量摄入,或者摄入劣质的保健食品,对身体反而会造成伤害,而这样的报道在各大媒体上也屡见不鲜。
中医理论认为:湿为阴邪,易阻碍脾胃养气,造成水湿停滞,从而引起以腹部肥胖为主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一系列代谢失常的病症。调理肝脾、化痰除湿,是治疗痰湿型肥胖的根本原则。本方总结出痰湿质肥胖症的主要症候在于体内痰浊瘀脂堆积,造成水湿停滞,导致人体肥胖。本方采用薏仁、黄芪等,以达到化湿消痰,补血益气,使脾胃健运正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用的且无副作用的保健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保健艾灸盒,包括艾灸盒体,在艾灸盒体的中间设有中药包夹层,外部有布袋套及布腰带,其特征在于:在艾灸盒体下层可插入艾灸条,点燃后可发热,在艾灸盒中间有透气夹层,装有粉末状药物的中药袋放置在夹层内。
优选地,在所述艾灸盒上设有夹层,夹层内可放置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袋。
优选地,所述艾灸盒内可放置艾灸条,点燃后可发热,促使中药包内药物释放。
优选地,在所述艾灸盒有外包布袋套及腰带,方便系在身体需要艾灸保健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保健艾灸盒为外用设备,而在中药包内放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材,将中药包粘帖在正确位置后,使得中药包对准人体腹部、腰部等穴位,药包内的中药通过人体的体温缓慢释放进入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对于改善痰湿体质型肥胖、减少体内痰浊瘀脂堆积、消除腰腹部多余脂肪、改善胃寒不适等症状都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无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保健艾灸盒,包括上层艾灸盒(1)、夹层(2)、下层艾灸盒(3)和艾灸条架(5),上层艾灸盒和下层艾灸盒均设有透气孔(4)并可放置中药包,其特征在于,上层艾灸盒(1)与下层艾灸盒(3)之间设有夹层(2),夹层(2)上设有艾灸条架(5),上层艾灸盒(1)与下层艾灸盒(3)内设置有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袋。艾灸盒体可装在布袋包里,用布带与扣子扎在腰上或者需要的部位。
中药袋内装有经粉碎混匀的蕲艾叶、薏仁、黄芪,茯苓、绿茶等,辅以多种散寒、消脂、除湿、补肾等中药材,另外还有起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中药材。将艾灸条插在铁丝上,点燃,盖上盒盖,调整艾灸盒通风口,将中药包放入夹层,系上本艾灸盒,将中药袋对准肚脐处的神阙穴等穴位或腰腹部的命门穴等穴位,中药的有效成分在燃烧的艾灸条作用下缓缓释放出来,能渗透皮肤进入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充分发挥蕲艾叶和其他药理成分的有效作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有助将累积已久的宿便、废物顺利排出,从而达到改善痰湿体质型肥胖、减少体内痰浊瘀脂堆积、消除腰腹部多余脂肪、排清毒素等功效。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方便,携带方便,便于拆卸,其中药成分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温通经脉,达到保健作品,无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优医药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优医药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4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