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3801.0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伟;陈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耳(无锡)电力成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飞跃发展,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使得原来使用的摩托车逐步的被电动自行车所代替,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对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电动自行车需要进行充电后才能有动力运行,而目前城市街道中还没有固定的充电站来给行路中需要临时充电的电动车充电,因此也成为制约电动自行车快速发展的因数之一;另外即便是在小区中,电动车主也大多采用乱拉乱接的临时插座进行充电,直接给安全用电带来隐患,从已有的资料反映在不少地方都发生过由于乱拉乱接造成的火灾事故,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直接的损失。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经初步估计已经达到3亿量,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短途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所以在建立小区车棚的同时配置自行车充电桩已经成为可能,目前在这个方面只有单机收费的充电器,一般都安装在马路的维修点上。对常规的经常充电还没有可靠技术来解决收费和充电管理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使用该充电桩可以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需要乱拉乱接临时插座的现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包括充电器、插座、充电卡、刷卡机、触摸屏、电流互感器、充电控制器、熔断器、继电器及PLC控制器,所述充电卡与刷卡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刷卡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触摸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触摸屏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器及充电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器输出端通过电线连接电流互感器,充电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PLC控制器,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于PLC控制器输入端的接线柱上,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熔断器和继电器,插座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继电器上,插座与充电控制器之间通过信号线相连接;
所述刷卡机用于读取充电卡内的数据;触摸屏显示可进行充电的插座的数量和位置及提示要求刷卡信息,刷卡机发出信号到充电控制器;所述充电控制器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后用电缆输出给电流互感器,通过电流互感器变比电流后,输入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电流后,当电流通过时继电器吸合打开,电源插座开始充电工作;
所述充电控制器内预设有充电时间控制程序,用于反馈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情况,当电动自行车充电时间完成后,插座给出信号并传递到充电控制器,充电控制器给出信号控制继电器断开,充电过程完成;当充电过程中回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情况时熔断器能切断其充电电源起到保护的作用。
所述充电器的一端连接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插孔上,所述充电器的另一端插头插入在插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可以有效解决,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需要乱拉乱接临时插座的问题,同时该充电桩还可以实现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有效管理,解决充电收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电动自行车1、充电器2、插座3、充电卡4、刷卡机5、触摸屏6、电流互感器7、充电控制器8、熔断器9、继电器10、PLC控制器11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包括用于读取充电卡4内数据的刷卡机5,所述充电卡与刷卡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刷卡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触摸屏6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显示可进行充电的插座3的数量和位置及提示要求刷卡信息的触摸屏6、用于判断充电卡4是否具有充电许可的充电控制器8、用于变比电流的电流互感器7、PLC控制器11、熔断器9、继电器10;所述触摸屏6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刷卡机5和充电控制器8,所述充电控制器8输出端通过电线连接电流互感器7,充电控制器8通过信号线连接PLC控制器11,电流互感器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于PLC控制器11输入端的接线柱上,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有熔断器9和继电器10,插座3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继电器10上,插座3与充电控制器8之间通过信号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耳(无锡)电力成套有限公司,未经博耳(无锡)电力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