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3646.2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5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斌;庄峙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40 | 分类号: | G01N1/40;B01D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分子 印迹 萃取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析测试领域,涉及一种痕量物质的表面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芯片,尤其适用于食品、饲料、环境等样品中痕量目标分子的分离富集。
背景技术
食品、饲料与环境等样品基质复杂的特性决定了在目标物痕量分析检测中需要大范围地使用分离、富集和纯化手段,固相萃取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手段。目前,用于样品前处理的固相萃取方法大部分采用在针筒状小柱中填装固相萃取填料,填料以离子交换材料、C18等材料为主,这些材料对很多痕量目标分子的吸附缺乏选择性,富集得到的浓缩液成分仍较复杂,给后续仪器分析带来困难, 导致仪器分析的检测能力较低。目前市售的针筒状固相萃取小柱的填料一般厚度为0.2-0.5cm左右,样品溶液流经填料的时间较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萃取的效率,萃取小柱的体积为1-5mL,需要实验人员在旁不断添加样品溶液,实验自动化程度低,实验人员的个体差异、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以及实验技术能力差异等均可能影响实验平行测定结果;现有固相萃取小柱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耗材,导致实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择性强、萃取效率高、自动简便、个体实验差异低的表面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芯片,使痕量物质检测的前处理更加高效、简便、准确、经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表面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芯片,包括上板、隔层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的相对面分别形成上粗糙区和下粗糙区,上板和下板的上粗糙区和下粗糙区原位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薄层,隔层对应上粗糙区和下粗糙区挖空形成液流通道,上板在上粗糙区的两端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上板、隔层和下板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薄层液流通道有表面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芯片。
所述的上板和下板的上粗糙区和下粗糙区与隔层的液流通道根据实验需要可设计不同形状,如六边形、椭圆形或菱形。
所述上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安装硬管,用于连接输液导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以恒流泵为驱动力将样品溶液经进液口泵入芯片,样品溶液中的目标分子在流经隔层液流通道时,与上板和下板特定区域的上粗糙区和下粗糙区分子印迹聚合物产生特异性结合而留在聚合物表面,杂质则随着溶液流出芯片;待样品溶液全部流过芯片后,泵入淋洗剂洗去吸附在芯片中的杂质;待液流通道与芯片中的淋洗液被排出完全后,泵入洗脱剂,目标分子从分子印迹聚合物表面被洗脱下来与洗脱剂一起流出芯片,收集洗脱液得到纯化浓缩液。以酸性甲醇溶液为复活液,泵入芯片洗去表面吸附的碱性洗脱液,维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活性,泵入甲醇洗去酸性甲醇,泵干待用。
本实用新型选择性强,芯片运用分子印迹原位合成技术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薄层,对目标分子吸附特异性强;萃取效率高,薄层液流通道使目标分子与聚合物更易结合;实验自动简便,洗脱液用量少,节省实验时间,自动化程度高,以恒流泵为驱动力,无需人为添加溶液,避免个体实验差异,提高实验准确性;可以重复使用10次以上,大大降低实验成本;固相萃取芯片可用于食品、饲料、环境等复杂样品中痕量目标分子的纯化浓缩。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选择性强、萃取效率高、自动简便、准确、经济,适用范围广、有效避免个体实验差异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层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隔层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隔层的又一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上板,2.隔层,3.下板,4.输流导管;5.进液口,6.出液口,7. 上粗糙区;8. 液流通道,9. 下粗糙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表面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芯片,包括上板1、隔层2和下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未经厦门华厦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结构的废水池
- 下一篇:一种益智健身儿童游乐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