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晶质铁心内窗通用型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3512.0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廖进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16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晶质 铁心 通用型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变压器领域的非晶质铁心的制造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制造非晶质铁心用的内窗通用型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在电力变压器制造中通常使用到三相五柱以及三相三柱非晶质铁心,由于非晶质铁心因本身强度的不足难以支撑铁心本身的重量,所以在制造铁心时通常需要使用夹件或者模具将由多层非晶质铁心组成的“山”字形的铁心体上下夹紧或者从内窗处用支架固定,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有一定的支撑性。
为确保非晶质铁心的各项电气特性符合设计要求,非晶质铁心窗口的高度和宽度是有区别的。由于非晶质铁心01材料较软以及在铁心接缝04处是不涂胶的,相对于涂胶区域03而言,不涂胶区域02的非晶质铁心材料比较软,所以,在铁心接缝处04常常因铁心带材较软而会出现之变形(参见图1),这样就会导致非晶质铁心窗口高度的尺寸不符设计要求,使其电气特性产生偏差。所以,在非晶质铁心的制造过程中,为确保非晶质铁心的电气特性,会在非晶质铁心01窗口内设置一个内窗支撑架05(参见图2)。所述内窗支撑架05通常是以固定式模具的形式出现的。由于各型号非晶质铁心窗口的高度和宽度是不同的,因此,需要配备多种固定式模具,这不仅造成使用和存放的不方便,而且还容易造成模具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为非晶质铁心的制造提供一种内窗通用型固定支架,能满足窗口的高度和宽度不同的多种型号非晶质铁心的制造,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减少固定式模具的库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晶质铁心内窗通用型固定支架,其特征是,含有第一上端头、第二上端头、第一下端头、第二下端头、T形杆、倒T形杆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有螺纹结构,所述T形杆通过其竖杆下端的螺孔与所述连接轴的上端螺接,所述倒T形杆通过其竖杆上端的螺孔与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螺接,所述T形杆和倒T形杆与所述连接轴的连接高度能够调节;在所述T形杆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前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上端头,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前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上端头;在所述倒T形杆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在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下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下端头,在所述第四支撑臂的下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下端头;所述第一上端头、第二上端头、第一下端头和第二下端头通过各自的支撑臂能够调节。
进一步,所述连接轴的上下端设有螺纹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与所述T形杆横杆的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与所述倒T形杆横杆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一上端头、第二支撑臂与第二上端头、第三支撑臂与第一下端头、第四支撑臂与第二下端头的连接为啮齿状齿合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啮齿状齿合连接处设有螺栓。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与所述T形杆横杆的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与所述倒T形杆横杆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一上端头、第二支撑臂与第二上端头、第三支撑臂与第一下端头、第四支撑臂与第二下端头的连接处设有紧固螺栓。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端头和第二上端头的上端和外侧为呈支撑面的结构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端头和第二下端头的下端和外侧为呈支撑面的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非晶质铁心内窗通用型固定支架的积极效果是:
(1)用一种通用型固定支架代替需要配备多种固定式模具的情况,以减少固定式模具的数量和库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2)所述通用型固定支架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
(3)能有效提高非晶质铁心电力变压器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非晶质铁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非晶质铁心内设有内窗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01、铁心; 02、不涂胶区域; 03涂胶区域;
04、铁心接缝处; 05、内窗支撑架。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晶质铁心内窗通用型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非晶质铁心内窗通用型固定支架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第一上端头; 2、第二上端头; 3、第一下端头; 4、第二下端头;
5、第一支撑臂; 6、第二支撑臂; 7、第三支撑臂; 8、第四支撑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大同(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