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子打火线圈高压电极分离式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73384.X | 申请日: | 2013-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蔡椿军;张锡军;张福成;吕向东;王大伟;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斯巴克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H01F27/29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 地址: | 30022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子 打火 线圈 高压 电极 分离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子打火线圈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子打火线圈高压电极分离式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汽车电子点火产品时,连接片插到高压线圈上没有定位,当连接片出现歪斜
等造成很难对正扣,拧电极时纯属于盲插,不能实现一次拧上,而且,电极要人工先用手对
扣后用螺丝刀拧,费时费工,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和产量,尤其生产人员移动
性大,产品的一次通过率极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线圈组装的可靠性及一次通过率、省时省力的汽车电子打火线圈高压电极分离式连接结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子打火线圈高压电极分离式连接结构,包括组合线圈、O型垫片、外壳和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电极Ⅰ、高压电极Ⅱ,两个高压电极Ⅰ分别固定在组合线圈两侧的连接片上,整体放入外壳内并使两个高压电极Ⅰ分别插入外壳的两个插脚内,两个高压电极Ⅱ分别套入两个O型垫片并螺接在两个高压电极Ⅰ内,外壳内灌注环氧树脂密封。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一次通过率提高到99.5%以上,大大提高了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电极Ⅰ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电极Ⅱ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汽车电子打火线圈高压电极分离式连接结构,包括组合线圈1、O型垫片4、外壳5和环氧树脂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电极Ⅰ2、高压电极Ⅱ3,两个高压电极Ⅰ2分别固定在组合线圈1两侧的连接片1-1上,整体放入外壳5内并使两个高压电极Ⅰ2分别插入外壳5的两个插脚5-1内,两个高压电极Ⅱ3分别套入两个O型垫片4并螺接在两个高压电极Ⅰ2内,外壳5内灌注环氧树脂6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斯巴克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斯巴克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磁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变压器绝缘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