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3010.8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森煤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06 | 分类号: | D04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编织带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连续不间断编织而成的编织带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所见具有分叉构型的结构,例如人字拖鞋的鞋耳或者颈挂带,其是以多种材质的布料相互车缝而成,其所使用的布料材质是根据使用者的舒适及耐用的需求所设计。举例言之,鞋耳所使用的材质有为增加使用者行走时的拉伸弹性所使用的橡胶,抑或为抵抗使用者长期行走的连续拉伸所造成的疲乏现象,多数使用PVC材质。但前述的材质实质上在使用时,材质表面与使用者接触的摩擦力大,长期使用下,其易造成使用者皮肤的敏感不适。
据此,市面上出现一种以编织材质为主的分叉构型结构,使用编织材质取代前述的橡胶、PVC等较为粗糙的材质的好处为编织材质较为柔软细致,让使用者长期使用其相关产品时,较不易产生不适感。前述以编织材质为主的分叉构型结构,通常是以车缝的方式予以接合。
然而,车缝处的车缝线往往难免仍会与使用者的皮肤摩擦接触,其不平整的表面在长期与皮肤摩擦后,会产生红肿、脱皮更甚感染发炎的现象,因此传统车缝的分叉构型结构仍有大幅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完全不需车缝的编织带结构,让使用者使用时不致产生不适感。再者,本实用新型编织带结构是连续编织而成,因此其结构强度及拉伸的弹性易佳。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编织带结构,其是由多个纱线连续编织而成,而编织带结构包含一连续编织而成的编合部、至少一第一分支带以及二第二分支带。编合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前述第一分支带自编合部的第一端连续紧密编织而成,而第二分支带自编合部的第二端连续紧密分叉编织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前述的编织带结构,其中至少一第一分支带的数量为二个,而纱线的数量为20至100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前述的编织带结构,其中纱线为聚酰胺(Polyamide;Nylon)纱线。其中,纱线为尼龙6(Nylon6)纱线、尼龙66(Nylon66)纱线或聚酯纱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前述的编织带结构,其中第一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或小于第二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前述的编织带结构,其中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小于或等于非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前述的编织带结构,其中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该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接触面的纱线可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而非接触面的纱线可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编织带结构,其是由多个纱线连续编织而成,编织带结构包含一连续编织而成的编合部、二第一分支带以及二第二分支带。编合部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分支带,其连续紧密分叉编织于编合部的第一端,而第二分支带是连续紧密分叉编织于编合部的第二端。其中,第二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第一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且第一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编合部的纱线编合密度,且第一分支带的长度小于第二分支带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其中纱线的数量为20至100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其中纱线为聚酰胺(Polyamide;Nylon)纱线。其中,纱线为尼龙6(Nylon6)纱线、尼龙66(Nylon66)纱线或聚酯纱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小于或等于非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接触面的纱线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而非接触面的纱线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编织带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绘示图1的编织带结构的侧视图;以及
图3是绘示图2的第二分支带沿3-3剖面线开设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角式线梁偏心及道砟厚度检测尺
- 下一篇:一种阳离子黑丝仿记忆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