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固体燃料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2826.9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8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璞;张健;林炳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嘉三和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张家港美星三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28 | 分类号: | B30B11/28;B30B1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407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固体燃料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固体燃料成型机。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给处理和利用带来困难,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
目前现有垃圾固体燃料成型机具有效率较低、无法连续上料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连续上料的固体块垃圾固体燃料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固体燃料成型机,包括机架、成型箱、联轴器、减速箱、气动离合器、联组皮带传动装置和电机,其中,
所述成型箱、减速箱和电机分别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组皮带传动装置与所述气动离合器连接;
所述气动离合器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成型箱连接。
上述的一种垃圾固体燃料成型机,其中,所述成型箱包括物料容置筒、环模、进料口、转动轴、内滚筒、压辊、正向螺旋刮板和反向螺旋刮板,所述转动轴横贯于所述物料容置筒内,且其末端穿出所述成型箱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内滚筒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内滚筒的外表面上设有正向螺旋刮板,所述物料容置筒的内壁上设有反向螺旋刮板,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物料容置筒末端一侧的上方,所述环模套设于所述物料容置筒前端部上,且所述环模上设 有沿圆周均布且呈射线状的若干个成型通孔,所述成型通孔一端连接所述物料容置筒的内腔,另一端连接外界,所述压辊固定于所述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环模的内侧,压辊与环模之间留有物料堆积空间,所述压辊的旋转轴心与所述转动轴的轴心之间偏心设置。
上述的一种垃圾固体燃料成型机,其中,所述联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小皮带轮、设于所述气动离合器上的大皮带轮以及设于所述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之间的联组皮带。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连续上料,将高热值的垃圾挤压成固定形状的固体块,通过内刮板和外刮板的相互作用,使得垃圾在挤压成型前得到充分摩擦,使得后续挤压成型的效率更为提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与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成型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联组皮带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垃圾固体燃料成型机,包括机架6、成型箱1、联轴器2、减速箱3、气动离合器5、联组皮带传动装置4和电机7,其中,
成型箱1、减速箱3和电机7分别固定于机架6上;
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组皮带传动装置4与气动离合器5连接;
气动离合器5与减速箱3的输入端连接;
减速箱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2与成型箱1连接。
请参阅图3和图4,成型箱1包括物料容置筒12、环模17、进料口11、转动轴13、内滚筒14、压辊19、正向螺旋刮板15和反向螺旋刮板16,转动轴13横贯于物料容置筒12内,且其末端穿出成型箱1与联轴器2连接,内滚 筒14套设于转动轴13上,内滚筒14的外表面上设有正向螺旋刮板15,物料容置筒12的内壁上设有反向螺旋刮板16,进料口11设于物料容置筒12末端一侧的上方,环模17套设于物料容置筒12前端部上,且环模17上设有沿圆周均布且呈射线状的六十四个成型通孔171,成型通孔171一端连接物料容置筒12的内腔,另一端连接外界,压辊19固定于转动轴13上且位于环模17的内侧,压辊19与环模17之间留有物料堆积空间18,压辊19的旋转轴心191与转动轴13的轴心之间偏心设置。
请参阅图5,联组皮带传动装置4包括设于电机7的输出轴上的小皮带轮41、设于气动离合器5上的大皮带轮42以及设于小皮带轮41和大皮带轮42之间的联组皮带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嘉三和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张家港美星三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嘉三和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张家港美星三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2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件金属纤维增强复合制作工艺
- 下一篇:聚烯烃长效防雾滴薄膜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