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的齿圈拨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2628.2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林;吴瑞雯;潘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依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5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箱 换挡 机构 齿圈拨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的齿圈拨环,属于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应用在车辆上,是进行机械动力转换的机械或液压设备。变速箱换挡机构采用齿圈进行传动,用于换挡换向的齿圈固定在拨环的内侧,拨环的结构参见图2,拨环固定在换挡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换挡机构通过转动拨环,拨环带动齿圈转动,使得齿圈与对应的齿轮进行啮合,达到换挡的目的。
针对汽车变速箱而言,其换挡机构的总成图参加图1,换挡机构由各种钣金件装配而成,其中,拨环需要来回进行运动,其重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换挡所需的力的大小,现有的拨环,质量较大,换挡所需的动力较大,造成换挡费力。
目前,为了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尽量降低配件自身的重量已经成为汽车开发过程中的趋势,但是,降低重量后,仍然要保证汽车使用的可靠性,确保质量不能降低,这确实汽车研发过程中的一大困难。针对拨环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其余齿圈接触的部分还需要足够的耐磨强度,如何能减轻换挡所需的外力,而确保换挡机构的可靠性,成为本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减轻换挡所需的外力,而同时确保换挡机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的齿圈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拨环的两端设有上、下塑料套壳2、3,其正中间处设有中部塑料套壳1,所述上、下塑料套壳2、3,中部塑料套壳1的厚度均相同,并等于对应齿圈的槽宽。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在齿圈拨环的外部套设三个塑料套壳,三个塑料套壳与齿圈直接进行接触,直接带动齿圈进行换挡转动,由于设置了塑料套壳,所以齿圈拨环主体的材质可以做的更薄,从而其质量也更轻,使得换挡所需的外力也更小,换挡更轻松。
所述齿圈拨环的主体为钢材质。
所述齿圈拨环是汽车变速箱三挡和四挡的换挡拨环。
所述中部塑料套壳1呈矩形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换挡机构进行换挡所需外力减小,换挡更轻松。
2)变速箱的质量有所减轻,降低了车体重量,降低了油耗。
3)塑料套壳的耐磨性能佳,可靠性与抗疲劳强度均能满足原有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的钣金件装配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齿圈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的齿圈拨环
图中,1、中部塑料套壳,2、上塑料套壳,3、下塑料套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首先,对齿圈拨环的用处进行以下介绍:参见图1,图1表示了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中的钣金件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齿圈拨环呈圆弧形,上下两端与钣金件铰接,可以绕轴转动,齿圈的外部具有圆形凹槽,齿圈拨环嵌入该圆形凹槽内,与齿圈实现装配,换挡时,由齿圈拨环带动齿圈进行转动,齿圈与原有的齿轮分离,再与另一个齿轮啮合,实现换挡。
本实用新型对齿圈拨环进行了改造,参见图3,将齿圈拨环的主体制作的较通常情况更薄,然后再其上套接三个塑料套壳,分为为上塑料套壳2,下塑料套壳3和中部塑料套壳1,这三个塑料套壳直接与齿圈进行接触,带动齿圈换挡旋转。由于设置了塑料套壳,所以齿圈拨环主体的材质可以做的更薄,从而其质量也更轻,使得换挡所需的外力也更小,换挡更轻松。
齿圈拨环的主体为钢材质。
齿圈拨环是汽车变速箱三挡和四挡的换挡拨环。
中部塑料套壳1呈矩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依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依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2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