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面积透镜内饰顶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2619.3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3/04;F21V13/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黄姝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面积 透镜 顶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灯,尤其涉及一种大面积透镜内饰顶灯。
背景技术
常规的汽车内饰顶灯是通过光源、配光透镜实现光照要求的,虽然满足我们汽车内饰顶灯的光学性能、人机要求以及其它性能要求,但是针对大面积配光透镜的内饰顶灯,内饰灯点亮后透镜表面会呈现出亮暗变化,靠近光源的地方很亮,光源中心到四周区域逐渐变暗,同时乘客透过配光透镜明显可以看到光源处有一个亮点,对乘客而言,感官上有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线均匀的大面积透镜内饰顶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大面积透镜内饰顶灯,包括壳体、LED灯和配光透镜,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配光透镜覆盖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壁面上形成一层反射层,所述配光透镜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一层光学薄膜。
优选地,所述LED灯包括冷光灯和暖光灯。
优选地,所述光学薄膜上形成微观的锯齿形。
优选地,所述配光透镜上形成配光花纹。
优选地,所述大面积透镜内饰顶灯还包括开关和PCB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LED灯包括设置在中间的氛围灯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氛围灯左右两侧的阅读灯。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为镀铝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壳体内壁面形成一层反射层,配光透镜的内侧面上覆盖有一层光学薄膜,从而产生全反射的光学效果,实现光线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大面积透镜内饰顶灯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大面积透镜内饰顶灯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大面积透镜内饰顶灯的局部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学薄膜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壳体 2——LED灯 3——配光透镜
4——光学薄膜 5——阅读灯开关 6——氛围灯开关
7——阅读灯PCB电路板 8——氛围灯PCB电路板
11——氛围灯射出区域 12——冷光灯射出区域 13——反射层
21——氛围灯 22——冷光灯 23——暖光灯
41——锯齿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大面积透镜内饰顶灯包括壳体1、LED灯2和配光透镜3。LED灯2包括设置在中间的氛围灯21和分别设置在氛围灯21左右两侧的阅读灯;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光照的需求,阅读灯包括冷光灯22和暖光灯23。冷光灯22和暖光灯23设置在阅读灯PCB电路板7上,氛围灯21设置在氛围灯PCB电路板8。氛围灯21的氛围灯开关6设置在氛围灯21上方,两个阅读灯的阅读灯开关5分别设置在阅读灯上方。LED灯2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内形成半圆凹形的氛围灯射出区域11、冷光灯射出区域12以及暖光灯射出区域(图未示),LED灯2从各射出区域的通孔钻出,PCB电路板隐藏在壳体1的下方。配光透镜3覆盖在壳体1上,氛围灯21和两个阅读灯共用一整块配光透镜3。壳体1内壁面上形成一层反射层13(参见图3),配光透镜3与壳体1之间设有一层光学薄膜4(参见图3),可以在壳体1和/或配光透镜3上形成限位筋和定位筋来安装光学薄膜4。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反射层13为镀铝层,镀铝层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表面光亮平整。当LED灯2点亮时,镀铝层能够反射光线,增强亮度。又由于增加了光学薄膜4,从而产生全反射的光学效果,使光线能够均匀的射出,为乘客营造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提高感官的愉悦性和客户对汽车内饰灯的评价。
较佳地,反射层13也可以为其他材料制成,只要能够起到反光的作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光学薄膜4上形成微观的锯齿形41。光学薄膜4的表面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峰部和凹部,峰部和凹部排列后形成锯齿形41。锯齿形41可以是有规则的齿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齿形。锯齿形41为全反射的光学效果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2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