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带纵向撕裂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911.1 | 申请日: | 201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科为感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2 | 分类号: | B65G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带 纵向 撕裂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胶带纵向撕裂监测系统,属于在冶金、矿山、煤矿、电力、港口等行业广泛应用的带式输送机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产业对机械自动化水平要求的提高,现代带式输送机长距离、大运量、高速高效、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对于长距离的胶带输送机,为提高胶带的抗拉强度,广泛使用钢芯带,采用钢芯胶带后,其纵线抗拉强度得以大大提高,但抗撕裂强度却没有提高,仅仅为橡胶本身的强度,因而其抗纵线撕裂强度反而不如普通植物芯胶带,若有异物卡在胶带与固定支架之间,极易造成纵线撕裂。
在冶金、矿山、煤矿、电力、港口等行业广泛应用的带式输送机中,由于输送物料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的坚硬物(如铁块,砖石等),在输送过程中,这些坚硬物往往卡在漏斗内造成输送机的胶带纵向撕裂或刮坏,既影响生产又增加运行成本。胶带纵向撕裂的原因有很多,也比较复杂,预防和检测比较困难。到目前国内外没有真正能起作用的产品。
国内外从70年代就开始纵向裂缝的识别研究,也从接触式发展到非接触式,从单一化到智能化,除嵌入法、光电传感技术、超声波扫描技术之外,现在又有了改进后的嵌入法、超声波技术和最新研究探讨的原子物理方法等。
国内外发展现状:
1、在胶带中埋设金属导线的方法
2、超声波扫描技术
3、棒型检测器
4、弦线式检测器
5、漏料检测器
6、摆动托辊检测器
7、带宽检测器
8、振动检测器
9、撕裂压力检测器
10、机械电气联合防撕
各种检测纵向撕裂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恶劣,每种方法都有其不成熟和不稳定的地方,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新技术,使胶带纵向撕裂能够实现实时全方位的监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胶带纵向撕裂监测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采集单元,通讯单元,声光报警,工业控制计算机,停带单元,采集单元与通讯单元相连,通讯单元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工业控制计算机与声光报警及停带单元相连,所述的采集单元为红外热像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胶带纵向撕裂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的原理,在线实时监测胶带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和变化情况,监测了胶带本身的磨损情况,再利用目前最先进的热成像技术、图像分析技术,实现胶带整个面温度变化状态的监测,进而预防胶带纵向撕裂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电源模块,2为采集单元,3为通讯单元,4为声光报警,5为工业控制计算机,6为停带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胶带纵向撕裂监测系统,包括电源模块1,采集单元2,通讯单元3,声光报警4,工业控制计算机5,停带单元6,其中,采集单元2与通讯单元3相连,通讯单元3与工业控制计算机5相连,工业控制计算机5与声光报警4、停带单元6相连。采集单元2为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将胶带表面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像,即胶带表面温度转换成视频图像,经通讯单元3将红外热视频信号传输到工业控制计算机5,或经环网传输到计算机处理单元,经红外热像处理软件处理,生产各点随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和周围点相比,当某点温度增加很快且随时间温度在不断升高且比较稳定,计算机就可以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发出停带信号。经停带单元6继电器输出控制胶带急停信号,停止胶带运行,起到纵向撕裂保护的目的。电源模块1提供各单元所需电压。
当发生纵向撕裂时,无论是铁块插入胶带、铁棒或砖石等摩擦胶带,都会把机械能量转换为热能,通过测量胶带热能分布情况,就可以预防和检测胶带是否发生纵向撕裂。
测量胶带热能分布情况,采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原理,检测胶带机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当胶带面某一部分温度突然升高,且沿胶带纵向方向持续升高,就可以判定胶带发生纵向撕裂,发送停机信号,使胶带停止运行,从而起到保护胶带的目的。该红外热像仪安装在机头和机尾各一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科为感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科为感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