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自动调节落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793.4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1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秦曙辉;梁媛媛;张锐;孙晓光;蒋天阳;宋波;陈洪亮;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自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自动调节落料装置,解决两台自由移动的松散物料输送设备在转载点处卸料和受料的对接问题。
背景技术
大型露天矿半连续和连续开采工艺设备中,物料在通过带有悬臂式带式输送机的移动设备(如轮斗挖掘机、自移式破碎机、自移式转载机、排土机等)转载点时,一般仅设一块挡料板,将物料挡在受料皮带上。受设备结构的限制[q1] ,受料和卸料位置的对接难度大,受料和卸料皮带的对中性较差,极易造成撒料、跑料,以及由于受料不均产生的受料皮带跑偏现象,致使管理、操作强度增大,进而降低了设备本身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自动调节落料装置,以解决受料和卸料皮带的对中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挡料板,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护罩、漏斗和电液拉杆即电控制的油缸;护罩的下端固定在漏斗的上端;挡料板从上端至下端呈抛物线形状,挡料板以其凹面对着卸料设备卸料端的方向安装在护罩里,挡料板的上端吊挂在护罩的上端,挡料板的下端和护罩的下端各设一个水平连接板,这两个水平连接板构成一对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设若干个水平排列的销孔,销轴插入一对连接板对应的两个销孔里,将挡料板的下端安装在护罩上,销轴插入不同的销孔,可以调节挡料板的角度,使挡料板与物料抛出弧线相交;油缸的下端铰接在漏斗的后端,油缸的上端铰接在卸料悬臂的上端,[q2] ;卸料设备的卸料端对着漏斗的进料口,漏斗的出料口对着受料皮带;在漏斗上安装可窥视物料的摄像头,应用摄像头,更好的远程观测两移动设备受料口与卸料口位置,完成设备对接可视化操作。
当卸料带式输送机俯仰一定角度卸料时,通过电液拉杆调整本实用新型与水平地面的角度,使本实用新型保持垂直于地面。当两台大型移动输送设备在转载点对接的时候,由于本实用新型与水平地面始终保持垂直,只需要通过摄像头看准卸料口和受料口的位置,插入就可以。同时可以使物料集中到受料胶带的中部,有效的防止胶带因受力不均造成跑偏、撒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移动设备对中速度,减少撒料与漏料,有利于减小受料槽尺寸,减轻设备重量。通过电液拉杆机构自动调节溜料体机构与水平地面的角度,使松散物料从一台移动输送设备的卸料皮带竖直下落到另一移动设备的受料皮带上,形成高效,准确的设备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包括挡料板2、护罩1、漏斗3和电液拉杆即电控制的油缸4;护罩的下端固定在漏斗的上端;挡料板从上端至下端呈抛物线形状,挡料板以其凹面对着卸料设备卸料端11的方向安装在护罩里,挡料板的上端吊挂21在护罩的上端,挡料板的下端设一个水平连接板,护罩的下端设一个水平连接板,这两个水平连接板构成一对连接板7,每个连接板上设若干个水平排列的销孔,销轴8插入一对连接板对应的两个销孔里,将挡料板的下端安装在护罩上,销轴插入不同的销孔,可以调节挡料板的角度,使挡料板与物料抛出弧线相交;油缸的下端铰接6在漏斗的后端,油缸的上端铰接12在卸料悬臂13的上端,5在漏斗的前端[q3] ;卸料设备的卸料端对着漏斗的进料口31,漏斗的出料口32对着受料皮带;在漏斗上安装可窥视物料的摄像头10,应用摄像头,更好的远程观测两移动设备受料口与卸料口位置,完成设备对接可视化操作。
参见图4,当卸料带式输送机俯仰一定角度卸料时,通过电液拉杆调整本实用新型与水平地面的角度,使本实用新型保持垂直于地面。当两台大型移动输送设备在转载点对接的时候,由于本实用新型与水平地面始终保持垂直,只需要通过摄像头看准卸料口和受料口的位置,插入就可以。同时可以使物料集中到受料胶带的中部,有效的防止胶带因受力不均造成跑偏、撒料。
当我们需要观察里面物料的情况时,可打开设置在护罩侧面的观察口9观看,也可以在停机时把固定在漏斗体上螺栓取出,把护罩打开,观察里面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氨气实验室制法的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