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闭升降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646.7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核阀业成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6 | 分类号: | F16K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回阀,特别是缓闭升降止回阀。
背景技术
升降立式止回阀是靠弹簧的回复力和介质倒流的力量来实现关闭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关闭,反向流会引起管道中水流压力急剧上升,产生水击。水击引起的压强升高,最高可达管道正常工作压力的数千倍。另外还会使管道出现负压。连续波动的压强,可使管道系统强烈振动,产生噪声,锤击声音,造成设备与阀门破坏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平稳、无冲击及振动、使用寿命长的缓闭升降止回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缓闭升降止回阀,包括阀体,阀体同一水平方向上的前后两端为通管,阀体内设有阀杆和轴流套,阀杆上设有阀瓣,阀体内设有与阀瓣相配合的密封面,阀杆的一端置于轴流套内,其特征在于:阀体的一端口处设有缓冲室,所述的阀杆的另一端置于缓冲室内活动配合,所述的缓冲室的两侧、端口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室两侧的通气孔的直径大于缓冲室端口处的直径。
优选地,阀瓣与轴流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与阀瓣的端面抵触,另一端与轴流套抵触。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缓闭升降止回阀,在阀门的底部设置了缓冲室结构, 刚开始关闭的时候,通过大孔排气,可以快速关闭,当临近关闭的时候,只能通过小孔排气,由于节流作用,阀瓣关闭放缓,最后平稳地关闭,无冲击,无振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缓闭升降止回阀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阀杆2、缓冲室3、轴流套4、弹簧5、阀瓣21、密封面22、第一通气孔31、第二通气孔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缓闭升降止回阀,包括阀体1,阀体同一水平方向上的前后两端为通管,阀体内设有阀杆2和轴流套4,阀杆2上设有阀瓣21,阀体2内设有与阀瓣21相配合的密封面22,阀杆2的一端置于轴流套4内,轴流套4外形的流线型设计与体腔流线型设计的组合构成了线型流道,精确的计算和设计使流道的过流面积充分且保持一致,压力损失小,流态稳定,无气蚀。阀杆2在介质流动时产生负压及弹簧推力下回座,无介质对阀杆2背面直接冲击;因此,此阀门是低噪音阀门。阀体的一端口处设有缓冲室3,所述的阀杆2的另一端置于缓冲室内活动配合,所述的缓冲室的两侧、端口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通气孔有第一通气孔31和第二通气孔32,所述的缓冲室3两侧的通气孔的直径大于缓冲室端口处的直径。
在阀门设置了缓冲室结构,刚开始关闭的时候,通过第二通气孔32排气,可以快速关闭,当临近关闭的时候,只能通过第一通气孔31排气,由于节流 作用,阀杆2关闭放缓。
所述的阀瓣21与轴流套4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的弹簧5一端与阀瓣21的端面抵触,另一端与轴流套4抵触。
以上得到的缓闭升降止回阀:单体结构,重量轻,刚性好,便于维护;弹簧5的推力使阀杆2在即使用无介质压力作用时,也能处理关闭位置;良好的支承方式使阀门无论处于什么安装位置时阀杆和阀座均能良好对中,故阀门可任意角度安装。
阀杆前后两端支承和阀瓣的特殊表面处理及结构设计,克服了类似阀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卡阻现象,启闭平稳;同时避免了因重力因素造成阀瓣对中性差,密封副受力不均,两次动作间密封副吻合部位不一致而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使密封副始终处于良好的受力和吻合状态。
精确的设计使用弹簧推力在阀杆处于关闭位置时略大于阀杆重力及阀杆和前后支承间的磨擦力之和,阀杆既可在低压力及任意安装时回座密封,又能实现低压开启,减低泵启动载荷,保护泵的运行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核阀业成套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核阀业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