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挠度补偿工作台的正面手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9117.5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0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叶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大中锻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22 | 分类号: | B21D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挠度 补偿 工作台 正面 手摇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中的折弯机,是用于调节折弯机中挠度补偿工作台挠度的正面手摇机构。
(二)背景技术
目前,折弯机的机械式挠度补偿工作台的手摇调节机构多在工作台的侧面,而折弯机的侧面常常被封装起来,这就造成了工作台安装在折弯机上之后,手摇调节机构与机床防护罩产生干涉,或者调节不方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折弯机中的机械式挠度补偿工作台,提供一种装置,可以在折弯机的正面手动操作手柄,以调节挠度补偿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挠度补偿工作台正面手摇机构的主要组件为轴承座、齿轮箱体、螺杆、螺母、齿轮轴,锥齿轮对以及相关连接固定零件。锥齿轮对被固定封装在外壳中,呈90°交角啮合,一个齿轮与挠度补偿工作台的螺杆连接,一个齿轮固定在齿轮轴上;齿轮轴另一端连接有手柄;螺杆被固定在轴承座中,只能转动不能移动;螺母与螺杆构成螺纹副,螺母与下楔块通过螺钉固定联结。通过螺杆转动从而带动螺母和下楔块左、右移动。锥齿轮对起到了传动和使机械运动换向的作用,这样在工作台正面摇动手柄,就可驱动螺母沿着长方向运动,从而推动工作台的下楔块运动。进而达到调节挠度补偿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原工作台的侧向手摇调节机构与机床防护罩在操作空间上产生干涉的问题,使调节起来更加方便和安全,同时机构紧凑简洁。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正面手摇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齿轮箱示意图;
图3为轴承座的示意图;
图4为锥齿轮示意图;
图5为齿轮轴示意图;
图6为螺杆示意图;
图7为螺母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代表如下:1- 手柄, 2-前端盖, 3-轴承, 4-锥齿轮1, 5-齿轮箱, 6-齿轮轴, 7-后端盖,8-锥齿轮2,9-轴承座,10-轴承,11-锁紧螺母,12-螺母,13-螺杆,14-下楔块,15-工作台底座。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把手(1)通过方孔和螺钉联结在齿轮轴(6)的端头;锥齿轮1(4)通过键固定在齿轮轴(6)上,齿轮轴(6)通过相应的轴承(3)和前、后端盖(2,7)被固定于齿轮箱(5)中;锥齿轮2(8)通过螺钉和垫片被固定在螺杆(13)上;螺杆(13)通过锁紧螺母(11)、轴承(10)被固定在轴承座(9)中,只能转动不能移动;齿轮箱(5)通过螺钉与轴承座(9)连接,并保证锥齿轮1(4)和锥齿轮2(8)呈90°交角啮合;轴承座(9)通过螺栓被固定在工作台(15)上,螺杆(13)的另一端与工作台底座(15)中的螺母(12)构成螺纹副,而螺母(12)通过螺钉与下楔块(14)固定连接。这样摇动手柄,即可使螺杆转动,从而使螺母(12)和下楔块(14)产生位移,进而调节工作台挠度补偿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大中锻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市大中锻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9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针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修复污染土壤的生物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