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驱动式可控震源的无线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8190.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姜弢;徐倩;李琦;石照民;陈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04 | 分类号: | G01V1/0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驱动 可控 震源 无线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震源的无线控制装置,尤其是浅层地震勘探中电磁驱动式可控震源与地震仪的无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发地震灾害、能源探测压力等迫使我国对地球物理仪器的需求急剧增长。在浅层地质工程勘察应用中,勘探作业不局限于荒原和农田,已逐步扩展到居民稠密、繁华的市区和城镇。城市中多为坚硬的沥青、水泥路面,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震源如爆炸震源、脉冲震源、震源枪等已不适宜在城镇进行。
电磁驱动式可控震源体积小,便于携带。适用于较小范围的地质勘探以及城镇区域工程施工。但是,现有的电磁驱动式可控震源需要多人操作,震源与地震仪的控制通常需要分别进行。在高精度地质勘探中,通常采用多个震源,操作过程中需要多操作者监视各震源工作状态,并且震源分布较散使用通信数据线较多。因此对于近距离试验以及野外勘探轻便可控震源不方便一人完成操作,通信数据线繁多运输成本大,耗费人力。对于试验者,不能同时获得地震仪以及震源的工作情况,不能对于以后的使用或勘探及时的进行调整。
目前对于地震仪与震源的控制方式有有线与无线两种方式。有线连接增加了操作的运输成本,执行效率高但操作麻烦。无线控制方式,现有通过wifi、蓝牙、GPS等方式。其中,GPS控制方式实现过程复杂适合于野外大型操作,wifi、蓝牙等方式操作灵活但是存在传输距离较短,不适合小型的室外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无线传输的电磁驱动式可控震源的地震仪与震源间控制的通信装置的设计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磁驱动式可控震源的无线控制装置,是由地震仪与第一震源连接,地震仪上装有的第一无线模块经手持终端分别与第一震源上装有的第二无线模块、第二震源上装有的第三无线模块乃至第n个震源上装有的第n个无线模块连接构成。
所述的手持终端是由微处理器分别连接触摸屏、键盘、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指示灯和电源电路构成。
所述的微处理器为最小系统。
所述的震源为相同的震源,所述的无线模块是相同的无线模块。
有益效果:由于将地震仪与震源的控制集成到了一个手持终端上,简化了操作过程,使仪器操作更为便捷。方便使用者获得仪器状况,节省人力,减少操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微处理器和虚拟仪器软件,使该仪器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结构以及可视化、图形化的操作界面。无线通信模块采用具有远距离传输的ISM频段集成模块,满足了仪器工作要求,低功耗、低成本并且操作简便,提升了系统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电磁驱动式可控震源的无线控制装置结构框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手持终端的结构框图
附图3为附图2中微处理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电磁驱动式可控震源的无线控制装置,是由地震仪与第一震源连接,地震仪上装有的第一无线模块经手持终端分别与第一震源上装有的第二无线模块、第二震源上装有的第三无线模块乃至第n个震源上装有的第n个无线模块连接构成。
所述的手持终端是由微处理器分别连接触摸屏、键盘、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指示灯和电源电路构成。
所述的微处理器为最小系统。
所述的震源为相同的震源,所述的无线模块是相同的无线模块。
手持终端是由微处理器STM32分别与键盘、触摸屏、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指示灯和电源电路连接构成。STM32最小系统是由去耦合电路、3.3V稳压电路、晶振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与USB下载电路组成。STM32的PC0~7分别对应连接TFT触摸屏的DB8~15管脚,PB8~15对应连接触摸屏DB0~7管脚,PC8、PC9、PC11、PC12、PC13、PA5、PA3、PA7、PA6、PA9分别连接触摸屏的nCS、RS、nRD、nReset、BK_LED、SCLK、TP~CS、MOSI、MISO、INT脚。无线通信NRF24LO1模块CE、CSN、SCK、MOSI、MISO、IRQ控制端口分别连接至STM32的PB0~7管脚。STM32的PD0~7连接带上拉电阻键盘。PD8~11分别连接无线通信指示灯无线连接指示灯、数据收发指示灯、发送成功指示灯,系统异常指示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8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