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波红外制冷型长焦距、大口径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8112.0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生;林国宝;陈潇;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14;G02B13/00;G02B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修斯文;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波 红外 制冷 焦距 口径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实况记录和跟踪的中波红外制冷型长焦距、大口径镜头,属于镜头领域。
背景技术
红外成像具有夜晚作用距离远;抗干扰性能好;隐蔽性好;图像直观,易于观察;环境适配性优于可见光;穿透烟尘、雾霾能力强;可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具有多目标全景观察、追踪和目标识别能力及良好的抗目标隐形能力等优点。因此红外成像技术成为当前设计研制跟踪系统的一个热点。但目前市场上红外摄像镜头,大多数是短焦镜头。镜头焦距短,口径小,系统的作用距离近,无法满足远距离观测的需求。显然,研制大口径、长焦距、作用距离远的红外成像系统,克服上述缺陷是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波红外制冷型长焦距、大口径镜头,该镜头具有高成像质量、高空间分辨率、体积小、重量轻及耐振动和冲击的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波红外制冷型长焦距、大口径镜头,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自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有前组A和后组B,所述前组A依次设有保护片、正透镜A-1、正透镜A-2和负透镜A-3,所述后组B依次设有正透镜B-1和正透镜B-2。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组A和后组B之间的空气间隔是253mm。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组A中的保护片倾斜4°放置。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组A中的保护片和正透镜A-1之间的空气间隔是3mm,所述正透镜A-1和正透镜A-2之间的空气间隔是74mm,所述正透镜A-2和负透镜A-3之间的空气间隔是5mm。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后组B中的正透镜B-1和正透镜B-2之间的空气间隔是2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光学结构中,合理分配前组A和后组B的光焦度;在后组B中,采用两个非球面,使镜头达到长焦距、大口径、结构简单紧凑的性能指标;(2)在光学设计中,通过正透镜B-1移动实现温度补偿和远近距补偿,来保证镜头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使用要求;(3)在光机设计中,将镜头前端的保护片倾斜4°放置,以保证消除窗口带来的冷反射效应;(4)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了镜头耐振动、冲击的能力;(5)主镜筒三通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在镜头结构设计中可以进行了刚度计算,适当增加壁厚,提高固有频率,提高镜头的抗振能力,保证系统的使用要求;同时,各密封部位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保证镜头的密封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8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电站光伏电池组件智能清洁装置
- 下一篇:双管铝绞线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