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8075.3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38 | 分类号: | F16M1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支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能方便地收折,节省存放空间的可折叠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及方便人们行动,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为自己服务。例如,在搬运货物时借助搬运车转移贷物;借助起吊机将货物上升;借助梯子以方便在高处作业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以上这些工具的体积一般比较大,而且工作时受力很大,需要设置支撑机构以增强整个工具的强度。然而这些支撑机构一般为不可折叠的,那么在不使用的时候就会占用的很大空间,不利于存放,而且庞大的体积不利于搬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地收折,节省存放空间的可折叠支撑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防转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重叠并且相互枢接,所述防转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之间并对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重叠部分锁定。
较佳地,所述防转机构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防转机构具有两端开口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重叠部分容置于所述定位槽内。通过设置所述定位槽,使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重叠部分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从而使定位槽限制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而起到锁定作用。
具体地,所述防转机构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定位件具有板件,所述板件两侧边缘垂直延伸出两侧板,两所述侧板与所述板件之间形成所述定位槽。
更具体地,所述防转机构还包括定位钉及弹性件,所述板件具有通孔,所述定位钉穿过所述通孔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板件与定位钉的钉头之间。利用所述定位钉及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弹性件具有保持使所述定位件包覆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弹性力,从而使所述防转机构保持对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锁定,防止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发生意外收折。
更具体地,所述防转机构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弹性件之间。
更具体地,所述板件的一端弯折延伸出一供手动操作的操作部。利用所述操作部可以对所述定位件快速地操作,方便使用。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开设有限位区,当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所述第二支撑杆展开时,所述定位凸起抵触于所述限位区的侧壁。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区的配合可以限定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的展开角度,从而防止其过度打开,方便所述防转机构对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从而使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可相对枢转而折叠;又通过设置防转机构,当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在展开并相互重叠时,利用所述防转机构锁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重叠部分,从而限定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相对枢转,实现锁定状态;而在折叠时只需操作所述防转机构使其脱离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重叠部分即可,操作方便,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折叠后长度大大缩小,节省大量的空间,存放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支撑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支撑机构中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支撑机构折叠时的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支撑机构完全折叠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及防转机构3,第一支撑杆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的一端重叠并且相互枢接,防转机构3设置于第一支撑杆1及第二支撑杆2之间并对第一支撑杆1及第二支撑杆2的重叠部分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8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