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创新型灭弧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8028.9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聪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H01H9/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新 型灭弧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创新型灭弧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翻合式开关,长期以来均采用直接抵触滑动翘板进行对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合切换完成电路通断控制。现有的翻合式开关存在以下缺陷:(一)切换过程中,动触点与静触点在分合瞬间所产生反脉冲会产生电弧,电弧易引燃引爆环境中的易燃易爆气体等;(二)翻合式开关采用开放式设计,载流导电件受潮致外壳带电而存在隐患;(三)滑动翘板对触点施力不足使分合触点接触不良,易引发高热导致控制界点偏移损坏、自燃,引发电气事故。
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开关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新型灭弧开关,以消除动静触点分合时电路中的反脉冲所产生的高压电弧,防止电弧引燃引爆环境中易燃易爆气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创新型灭弧开关,包括操作板组件、主体嵌件密封室、接线组件、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一静触点以及第二静触点,所述操作板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所述接线组件、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一静触点以及第二静触点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内,且所述第一静触点和所述第二静触点安装于所述接线组件,所述操作板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接触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二静触点接触。其中,所述创新型灭弧开关还包括灭弧组件,所述灭弧组件包括基板、两压敏电阻及两电容器,所述基板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一所述压敏电阻及一所述电容器通过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并联,另一所述压敏电阻及另一所述电容器通过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并联。
具体地,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包括盖板、容纳腔以及接通组件,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接通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安装于所述接线组件,且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分别安装于所述接通组件的两端。
具体地,所述操作板组件包括面板及驱动件,所述面板安装于所述盖板,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面板。
具体地,所述盖板包括一通孔,所述驱动件穿过所述通孔作用于所述接通组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二静触点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通组件包括第一摆动件,所述第一摆动件包括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安装于所述接线组件,所述枢转部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盖板倾斜延伸形成两安装部,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安装部,所述驱动件驱动两所述安装部使得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二静触点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通组件还包括第二摆动件,所述第二摆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部连接,且所述第二摆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摆动件与所述盖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摆动件包括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驱动件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较佳地,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盖设于所述容纳腔且位于所述接通组件和所述盖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本体、导杆、压件、接线端子、弹性件及推杆,所述压件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压件,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所述本体并插入所述基板,且所述导杆及所述压件位于所述接触端子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所述导杆和所述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一静触点安装于所述接线端子抵触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所述推杆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且所述推杆的一端抵触所述导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本实用新型创新型灭弧开关包括灭弧组件,所述灭弧组件包括基板、压敏电阻及电容器,通过PCB基板分别并联于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所述基板安装于主体嵌件密封室,所述压敏电阻和电容器安装于所述基板,充分利用了压敏电阻与电容器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消除动触点与静触点吸合断开时电路中的反脉冲所产生的高压电弧,实现了无弧分合呼应,从而延长了创新型灭弧开关的使用寿命、防止了高压电弧引燃引爆环境中易燃易爆气体所造成了安全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聪,未经李树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8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复位的按钮式切换开关
- 下一篇:交流高压高脉冲薄膜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