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凝水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7734.1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8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海;乔涛;陈珺;张健民;姚玉瑞;葛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凝水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装置加热器大量使用水蒸汽为热源,被加热介质通常出现高于100℃的工况。
加热器绝大多数采用入口蒸汽线上设置控制阀,出口凝水线上设置缓冲罐或者疏水阀的方案,离开加热器的蒸汽凝水基本上为饱和状态,蒸汽凝水温度往往高于100℃较多。这部分蒸汽凝水的剩余热量较大,需要进行余热回收。
现行采用换热进行余热回收,温度较高的蒸汽凝水经过控制阀减压后,闪蒸形成汽液两相流体,极易产生“水击”问题,严重时造成“水击”声不绝于耳,管线和换热设备振动,焊道开裂,法兰泄漏,管道减薄穿孔,成为管道和换热设备运行的安全隐患。很多装置只好任凭较高温度的蒸汽凝水至常压凝水罐闪蒸至常压,闪蒸出的水蒸汽白白排入大气中,增加能耗和水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换热进行余热回收,极易产生“水击”,而导致的管道和换热设备运行的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凝水余热回收装置,能够避免“水击”问题的发生,达到安全、稳定回收蒸汽凝水余热的目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蒸汽凝水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装置用于N台并联的加热器产生的蒸汽凝水集中进行热量回收,其中,N≥2,所述N台加热器分别与各自的塔相连,所述装置包括入口蒸汽线、N台加热器各自的出口蒸汽凝水线、第一至第N+1个控制阀、出口凝水总线、余热回收换热器及压力控制阀,所述入口蒸汽线上设置着第一控制阀,所述二控制阀至第N+1个控制阀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N台加热器各自的出口蒸汽凝水线上,所述N台加热器各自的出口蒸汽凝水线并联接入所述出口凝水总线,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及所述压力控制阀顺次设置在出口凝水总线上,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加入所述N台加热器的蒸汽压力,所述第一控制阀保证所述第二控制阀至所述第N+1控制阀稳定操作,所述第二控制阀至所述第N+1控制阀为所述蒸汽凝水减压,所述压力控制阀控制阀前压力。
具体地,所述N═2,相应的所述装置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及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器出口蒸汽凝水线上,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器出口蒸汽凝水线上。
具体地,所述N台加热器为进料加热器。
具体地,所述N台加热器为精馏塔底或分馏塔底再沸器。
具体地,所述N台加热器为立式,且采用变挡板间距设计。
具体地,所述N台加热器为卧式,且采用不对称隔板设计。
具体地,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为进料加热器。
具体地,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为精馏塔底再沸器。
具体地,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为精馏塔中段再沸器。
具体地,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为上塔再沸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余热回收换热器出口新增压力控制阀来提高蒸汽凝水压力,在保证蒸汽凝水在余热回收换热器前不出现“水击”问题,既降低能耗,又能够保障管路、换热器安全平稳运行;此外,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台加热器并联的蒸汽凝水集中进行热量回收的工艺,流程简单,操作平稳;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可广泛应用于使用水蒸气做热源的再沸器、加热器,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及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凝水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第一控制阀,2第一加热器,3第二控制阀,4第二加热器,5第三控制阀,6余热回收换热器,7压力控制阀,8第一塔,9第二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7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DA餐饮服务系统
- 下一篇:PVC塑料板材边角料烘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