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铲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7265.3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余沁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上城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铲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手被蒸汽及油烫伤的新型铲子。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在使用铲子炒菜时,锅里的蒸汽或飞溅的油滴会烫伤手;为了避免手的烫伤,通常会等蒸汽或油滴飞溅量较小时再对菜进行翻炒,但是,这样做往往会导致饭菜煮过,饭菜风味变差。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2525993U,授权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公开了一种铲子,由握柄体、碗状挡手罩、长杆体、铲子头组成,碗状挡手罩后部设有握柄体,碗状挡手罩前部设有长杆体,长杆体前端设有铲子头。不足之处是,碗状挡手罩的位置过于靠前,遮挡作用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蒸汽或飞溅的油滴会烫伤手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手被蒸汽及油烫伤的新型铲子。
一种新型铲子,包括铲头、铲柄和设于铲柄上的护手套;铲头与铲柄为一体式结构,护手套与铲柄直接通过位置调节结构相连接。
可以根据炒菜量的大小、使用者的身高等因素,调节护手套至铲子前端的距离,从而使护手套既发挥了保护手的作用,又不会妨碍铲子的正常使用;护手套不会妨碍铲子到达锅内,能够实现正常的翻炒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位置调节结构包括设于护手套前部的连接管和与连接管相连接的固定螺帽,连接管外周面上设有螺纹,连接管前部设有若干个轴向延伸的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护手套包括锥形板和与锥形板后边缘相连接的圆筒,圆筒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代方案,所述护手套呈向后张开的喇叭形。
作为优选,所述铲柄上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塑料套,塑料套的外表面为波浪面。
作为优选,铲头呈三角形状。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保护手不会烫伤;(2)适用于翻炒不同量的饭菜;(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铲头1、铲柄2、护手套3、固定螺帽4、塑料套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新型铲子,包括铲头1、铲柄2和设于铲柄上的护手套3;铲头与铲柄为一体式结构,护手套与铲柄直接通过位置调节结构相连接。位置调节结构包括设于护手套前部的连接管和与连接管相连接的固定螺帽4,连接管外周面上设有螺纹,连接管前部设有轴向延伸的缺口。
护手套包括锥形板和与锥形板后边缘相连接的圆筒,圆筒的横截面呈椭圆形。铲头呈三角形状。铲柄上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塑料套5,塑料套的外表面为波浪面。
可以根据炒菜量的大小、使用者的身高等因素,调节护手套至铲子前端的距离,从而使护手套既发挥了保护手的作用,又不会妨碍铲子的正常使用;护手套不会妨碍铲子到达锅内,能够实现正常的翻炒功能。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护手套呈向后张开的喇叭形。实施例2中的其它结构部分与实施例1中相同。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上城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未经杭州市上城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7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