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施工钻场或泵坑出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6885.5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2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祥;陈海涛;翟景辉;李胜勇;孙威威;宋飞虎;朱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76600 河南省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施工 泵坑出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煤矿井下传送装置,尤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施工钻场或泵坑出煤采用的煤矿井下施工钻场或泵坑出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对于主煤层的煤输送装置的开发研制已得到科技人员的重视,输送带装置较完善。但对于煤矿井下施工钻场或泵坑出煤方式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似乎遭遇了忽略,因此大多数煤矿井下施工钻场或泵坑时,仍然采用人工用铁锨一次一次的将施工钻场或泵坑出煤装到主煤传送带运到货场,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每次装煤工人需平均垮过4米路程,工作量较大,劳动强度高,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施工钻场或泵坑出煤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工、省力、效率高的煤矿井下施工钻场或泵坑出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煤矿井下施工钻场或泵坑出煤装置,该装置是在主输送煤传送带与施工钻场或泵坑之间安装一风动小皮带装置,其中,风动小皮带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安装在一行走座上,支架两端安装有高低滚筒,高低滚筒通过环形皮带连接组成一前高后低的传送带,在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一风动马达,风动马达输出轴通过三角带与低端滚筒轴连接,传送带行走方向与主输送煤传送带行走方向呈交叉位;传送带高端位于主输送煤传送带上方,传送带低端位于施工钻场或泵坑上方。
底座下面安装有四个行走辊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井下风力作为动力的有利条件实现施工钻场或泵坑出煤的机械化,大大减轻了矿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钻场或泵坑的施工效率,使生产成本相应降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风动小皮带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底座的行走轮很容易从一个钻场或泵坑换到另一个钻场或泵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动小皮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由图1、图2、图3可以看出:本煤矿井下施工钻场或泵坑出煤装置是在主输送煤传送带与施工钻场或泵坑之间安装一风动小皮带装置,风动小皮带装置包括支架6,支架6安装在一行走座5上,支架6两端安装有高低滚筒1,高低滚筒通过环形皮带2连接组成一前高后低的传送带,在支架6上固定安装有一风动马达4,风动马达4输出轴通过三角带3与低端滚筒轴连接,传送带行走方向与主输送煤传送带行走方向呈交叉位;传送带高端位于主输送煤传送带上方,传送带低端位于施工钻场或泵坑上方。
由图1还可以看出:底座5下面安装有四个行走辊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
将巷道中压风系统通过气管与风动马达连接,开启巷道中压风系统,驱动风动马达,通过三角带传动,带动皮带低速运转,使施工钻场或泵坑里的煤不停运送掉落到主输送煤传送上,直到将煤运完再换另一个钻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6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水车水箱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泰地罗新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