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6169.7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库;谭忠健;冯卫华;许兵;周宝锁;施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合众达油气测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螺杆 水循环 加热 系统 双向 循环 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地或海上试油用的水循环加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背景技术
在陆地或海上探井试油时,需要对井筒内稠油井液进行加热稀释。目前,采用单向水循环加热系统对稠油井液进行加热稀释,具体的,循环水的热量通过抽油杆传递到稠油井液中。该种加热系统仅能提供一种加热温度。而实际情况是:有些作业工况下,稠油井液较稠且不含砂时,需要高的加热温度,而有些作业工况下,稠油井液稍稀,需要低的加热温度。另外,当稠油井液较稠且含砂时,为避免油砂分离,出现埋设备的情况,也需要低的加热温度。因此,为满足不同的作业工况,水循环加热系统能提供高、低两种加热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能提供高、低两种加热温度的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组件和内芯组件,所述内芯组件的上端部分插入到外套组件内,两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外套组件由具有上封闭端的第一外套和具有两敞口端的第二外套沿轴向上下密封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外套上和第二外套上分别设有一个与其对应内腔垂直贯通的第一进出水口和第二进出水口;所述内芯组件包括具有中心贯通孔的密封芯和密封套;密封套的上端部分与密封芯的下端部分套装配合,并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在两者套装配合部分之间形成进出水环腔;所述密封芯上还设有连通进出水环腔与第二进出水口的过水通路;所述密封芯的下端和密封套的下端分别与抽油系统中双空心抽油杆的内管和外管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芯的中心贯通孔与双空心抽油杆的中心孔对正,所述进出水环腔与双空心抽油杆的环形空腔对正;所述密封芯与第一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及密封套与第二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均设有机械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过水通路由设在密封芯上靠近下端的位置的第一环槽,设在其外轮廓面上的第二环槽及贯通两环槽的连通孔构成;所述第一环槽与进出水环腔连通,所述第二环槽与第二外套上的进出水口对正。
所述连通孔为数个,数个连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机械密封结构均有设在配合面之间的O型密封圈及一组相互压紧的V型密封圈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双向循环交换器,通过改变水的循环方向,满足了高低两种加热温度的作业工况。具体的,当需要高的加热温度时,将第二进出水口作为进水口使用,第一进出水口作为出水口使用即可,在水的循环流动过程中,进水依次通过第二进出水口、进出水环腔、抽油杆上的环形空腔向下流动,实现了抽油杆的由上向下的加热,回水依次通过抽油杆的中心孔、密封芯的中心贯通孔及第一进出水口返回到供回水装置,该循环方向减少了热量损坏,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可提供给抽油杆高的加热温度;当需要低的加热温度时,将第一进出水口作为进水口使用,第二进出水口作为出水可使用即可,水的流动方向与上述方向相反,其实现了抽油杆由下向上的加热,该循环方向会在密封芯及抽油杆的中心管上损失一部分热量,因此可提供给抽油杆低的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套;11、第一进出水口;2、第二外套;21、第二进出水口;3、密封芯;31、中心贯通孔;32、第一环槽;33、第二环槽;34、连通孔;4、密封套;5、进出水环腔;6、轴承;7、O型密封圈;8、V型密封圈;9、双空心抽油杆;91、内管;911、中心孔;92、外管;93、环形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合众达油气测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合众达油气测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6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剥蚀泥质夹层岩石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内捞工具引导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