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管用卡压式铜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6077.9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14 | 分类号: | F16L1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管用 卡压式 铜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管连接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管用卡压式铜管件。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塑料管或塑料金属复合管一般采用螺纹卡套进行连接,但用该螺纹卡套连接的塑料管或塑料金属复合管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漏水和漏气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复合管用卡压式铜管件。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管用卡压式铜管件,包括管件主体,所述管件主体至少一端为管承口,还包括内径与所述管件主体的管承口外径相配合的卡套,所述管承口的外壁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件。通过在所述管承口的外壁上加设密封槽,在所述密封槽内安装密封件,并通过所述卡套的变形,实现了连接件之间的密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槽的数量为1-5个。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管承口的外壁上还设有止退槽,该止退槽能有效地防止管材从本管件上脱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止退槽的数量为1-5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管件主体的管承口根部套装有定位挡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卡套上设有观察孔,以观察管材是否插装到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管承口的外壁上加设密封槽,在所述密封槽内安装密封件,并通过所述卡套的变形,实现了连接件之间的密封;同时,加设的止退槽能有效地防止管材从本管件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件主体1,管承口1a,密封槽1a1,止退槽1a2,卡套2,观察孔2a,密封件3,定位挡圈4,管材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管用卡压式铜管件,包括管件主体1,所述管件主体1至少一端为管承口1a,还包括内径与所述管件主体1的管承口1a外径相配合的卡套2,所述管承口1a的外壁上设有密封槽1a1,所述密封槽1a1内安装有密封件3。通过在所述管承口1a的外壁上加设密封槽1a1,在所述密封槽1a1内安装密封件3,并通过所述卡套2的变形,实现了连接件之间的密封。所述密封槽1a1的数量为1-5个。所述密封件3为密封圈。
上述管承口1a的外壁上还设有止退槽1a2,该止退槽1a2能有效地防止管材从本管件上脱落。所述止退槽1a2的数量为1-5道。
上述管件主体1的管承口1a根部套装有定位挡圈4。所述卡套2上设有观察孔2a,以观察管材是否插装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卡套2套装在管件主体1上,并使卡套2与定位挡圈4相抵;然后,用整圆倒角器将管材5整圆倒角;接着,将倒角后的管材5插入在所述管件主体1的管承口1a和卡套2之间,直至管材5与所述定位挡圈4相抵,可从观察孔2a处观察是管材5否承插到位;最后,用专用卡压工具压紧卡套2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管承口1a的外壁上加设密封槽1a1,在所述密封槽1a1内安装密封件3,并通过所述卡套2的变形,实现了连接件之间的密封;同时,加设的止退槽1a2能有效地防止管材从本管件上脱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且使用寿命长,适用于管材之间以及管材与管件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6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