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IC引线框架打弯切断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65988.X | 申请日: | 2013-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0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锐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3D35/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李振瑞 |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ic 引线 框架 打弯 切断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IC引线框架打弯切断模具,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IC引线框架加工模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图1所示的IC引线框架A,其加工成型需要打弯切断,如图2,然而,该工序中条带送料步距较大,目前的冲压设备和传统的级进模无法完成,且该IC引线框架需要同时实现切断打弯工序,否则对料带容易造成二次破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IC引线框架打弯切断模具,该模具从送料到切断打弯,全程采用自动化系统,固化动作顺序,每个动作之间紧密衔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IC引线框架打弯切断模具,包括上模座、固定板、脱料板、折弯凸模、下模板及下模座,折弯凸模通过固定板安装在上模座,下模板固定在下模座,且固定板与下模板之间设有脱料板,上述折弯凸模与下模板配合实现IC引线框架打弯作业,在模具的出料端设有切刀,该切刀由上切刀和下切刀组成,合模时上、下切刀配合实现对打弯后条带切断作业。
进一步,所述的模具前端为送料口,该送料口处设有电感定位检测针。
进一步,所述脱料板上安装导向针,与下面的抬料销配合,该抬料销穿过下模板并延伸到下模座,下模座置放抬料销的孔内设有弹簧。
进一步,所述的上切刀下方设有切断弹顶。
进一步,所述上模座顶部安装锁模块用于固定在冲压机台。
本实用新型打弯切断模具,能同时实现切断打弯工序,且该条带送料步距较大,需要设计专门的压力设备(最好采用液压)送料速度快且送料步距要求精准,必须采用电感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从送料到切断打弯,全程采用自动化系统,并设有检测或者校正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效率高、产品成型一致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IC引线框架俯视图;
图2是图1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板、脱料板及下模板示意图;
图6是图5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IC引线框架打弯切断模具,包括上模座1、固定板2、脱料板3、折弯凸模4、下模板5及下模座6,折弯凸模4通过固定板2安装在上模座1,下模板5固定在下模座6,且固定板2与下模板5之间设有脱料板3,上述折弯凸模4与下模板5配合实现IC引线框架A打弯作业,在模具的出料端设有切刀,该切刀由上切刀71和下切刀72组成,合模时上、下切刀配合实现对打弯后条带切断作业。在模具前端(图3中左端)为送料口,该送料口处设有电感定位检测针8。在脱料板3上安装导向针91,与下面的抬料销92配合,该抬料销92穿过下模板并延伸到下模座,下模座置放抬料销的孔内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的上切刀71下方设有切断弹顶73。在上模座1顶部安装锁模块100用于连接在冲压机台。
本实用新型设计要求如下:1.切断打弯模具,能同时实现切断打弯工序,且该条带送料步距较大,冲压设备和传统的级进模无法完成,需要设计专门的压力设备(最好采用液压)送料速度快且送料步距要求精准,必须采用电感检测系统;2.整个设备从开卷到校平到送料到切断打弯到收料全程采用自动化系统,固化动作顺序,每个动作之间紧密衔接,并设有检测或者校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特点如下:
1、送料过程要平稳顺畅,不能对料带造成二次破坏;
2.该工序产品为清洗后产品对表面要求很高不能有任何污染,所以模具材料后处理必须电镀,送料导轨等接触材料部分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3.送料采用汽缸送料,为了保证送料步距准确增加微调机构和缓冲限位机构便于送料步距的精度控制;
4.模具每次压制一个步距为20对产品,为了保证产品成型一致性,上下模采用整体一次加工到位;
5.为了保证成型角度稳定性压力设备采用液压方式,每次到下死点都有一定的保压时间可以消除材料的部分应力使其回弹量变小使角度更加稳定;
6. 整套设备各位置的控制部分集中分布在一块控制面板上,且合理分布符合人们的操作习惯,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对于因加工或装配误差可能导致的误差因设置必要的调整空间。
本实用新型达到效果:整套设备所有动作顺序符合设计思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的异常均能及时检测到,并报警或停止,整个流程只需一个操作人员既可完全应对所有工作。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锐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锐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59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