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吊钩防冲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5503.7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龚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澄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B66C23/90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吊钩 冲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吊钩防冲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上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同类的各种产品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在加强产品本身的质量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改善产品的展示形式,使其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发挥促销作用。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包装盒在实现包装的基础上兼顾展示功能,现有技术中的塑封线圈展示包装盒的双重功能结合不太理想,方便包装的同时不能很好的展示物品,而保证将物品进行最大程度的展示时则包装取用不方便,或者需要拆开包装后调整产品位置进行展示。此外,现有技术中包装盒多为钉合而成,使用者开启比较繁琐,且该包装盒的生产和使用工序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起重机吊钩防冲顶装置,该起重机吊钩防冲顶装置能很好的兼顾包装和展示功能,产品取用包装方便,并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展示效果,包装盒的生产和使用工序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起重机吊钩防冲顶装置,所述起重机吊钩防冲顶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活动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柔性绳索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或活动连杆上设置有与起重机电控系统电性连接的传感器。
为了简化该起重机吊钩防冲顶装置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杆的绳索连接端固定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与所述柔性绳索连接。
为了简化该起重机吊钩防冲顶装置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所述活动连杆的绳索连接端固定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与所述柔性绳索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所述活动连杆为折弯形或弧形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所述活动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柔性绳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传感器与活动连杆用柔性绳索连接,当吊钩上升触碰到活动连杆时,导致连接绳由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从而向起重机电控系统发出吊钩冲顶报警信号,限制吊钩继续上升,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活动连杆;3、柔性绳索;4、拉力传感器;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为一种起重机吊钩防冲顶装置,包括固定杆1,固定杆1的一端与活动连杆2的一端铰接,活动连杆2的另一端与固定杆1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柔性绳索3连接,固定杆1或活动连杆2上设置有与起重机电控系统电性连接的传感器。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杆1的绳索连接端固定设置有拉力传感器4,拉力传感器4的弹性元件与所述柔性绳索3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活动连杆2包括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第一连杆5的一端与固定杆1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固定杆1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柔性绳索3连接。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活动连杆2的绳索连接端固定设置有拉力传感器4,拉力传感器4的弹性元件与柔性绳索3连接。
活动连杆2为折弯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澄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澄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5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