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粘式自牵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5448.1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陆彩霞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粘式自牵拉钩。
背景技术
在一些小型手术中,要将创口牵拉开以暴露手术部位,会用创口勾牵拉切口,一般都有一到二位助手帮助用创口拉钩暴露切口,由于人手的牵拉,体力原因,手术切口的曝露的一致性不好,且要增加手术的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式自牵拉钩,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不需要人力来牵拉手术切口。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粘式自牵拉钩,它包括钩部和牵拉带,钩部的一端部向下弯折形成钩体,另一端部设有连接孔,钩体的端部包括一个或多个牵开钩,牵拉带的一端设有与皮肤相粘贴的粘贴部,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过连接孔与牵拉带自身相连接,钩体的内壁的上下距离为4±1mm、6±1mm、10±1mm、16±1mm、20±1mm中的一个,牵开钩具有圆弧形头部或尖头,钩部的材质为金属或工程塑料。圆弧形头部的牵开钩在牵拉切口时不会划伤皮肤和肌肉组织,尖头的牵开钩在牵拉切口时尖头可插入组织当中,防止滑脱,牵拉固定切口更加稳固,在手术时根据手术的切口大小深度不同,可以选择不同形状头部的牵开钩、钩体深度(即钩体内壁上下距离)以及材质的钩部。
进一步地,牵拉带的与粘贴部相反的另一端设有尼龙搭扣第一粘合部,粘贴部设置在牵拉带的一面上,在牵拉带的与粘贴部相背离的另一面上设有尼龙搭扣第二粘合部。
进一步地,尼龙搭扣第一粘合部可移动地穿过连接孔与尼龙搭扣第二粘合部相粘接,通过调整牵拉带的长度打开手术切口直至适合程度。
进一步地,牵开钩的数量为1~5个,在手术过程中根据切口的大小来选择具有不同数量牵开钩的钩部。
进一步地,钩部材质为塑料时,钩部的上表面具有向上凸起的凸部,以更加钩部所能承受力的强度。
进一步地,钩部的两侧面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凹部,以便于在手术过程中拿捏钩部。
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在粘式自牵拉钩在正常使用的状态下做定义的,粘式自牵拉钩的朝向皮肤的方向为下,与之相反的背离皮肤的方向为上,钩体勾住组织时,钩体的朝向其所勾住的组织的方向为内,与之相反的背离其所勾住的组织的方向为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粘式自牵拉钩是一种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不需要人力来牵拉手术切口的装置,将器械上的粘贴部贴在手术切口附近皮肤(已作清洁)后,通过调整牵拉带的长度打开手术切口直至适合程度,将尼龙搭扣扣上,牵开钩就能将手术切口稳稳地曝露直至手术结束。是一种在外科手术中较为新颖的器械,整个器械为一次性应用,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塑料钩部的粘式自牵拉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粘式自牵拉钩的金属钩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粘式自牵拉钩的具有圆弧形头部的金属钩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粘式自牵拉钩的尖头的金属钩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粘式自牵拉钩的牵拉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0、钩部;11、钩体;12、连接孔;13、牵开钩;14、圆弧形头部;15、尖头;16、凸部;17、弧形凹部;
20、牵拉带;21、粘贴部;22、尼龙搭扣第一粘合部;23、尼龙搭扣第二粘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粘式自牵拉钩,它包括钩部10和牵拉带20,钩部10的一端部向下弯折形成钩体11另一端部设有连接孔12,钩体11的端部包括一个或多个牵开钩13,牵拉带20的一端设有与皮肤相粘贴的粘贴部21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过连接孔12与牵拉带20自身相连接。
牵开钩13的数量为1~5个,本实施例中均已2个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5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熔炼配料计算方法
- 下一篇:无线脑电及眼动测谎仪